1942年河南大饥荒难民逃荒线路图

2012-11-29 08:49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1942年难民扒火车的场景

1942年难民扒火车的场景 (刘海永供图)

  老东家用“逃灾”二字安慰着一家老小,踏上了一条真正的逃荒之路。
  从延津到洛阳,谷歌地图显示,走310省道202公里,步行需要41小时。
  这70年后的答案在冯小刚手里,却是瞎鹿母子、老东家婆娘、儿媳,还有无数不知名生命的冻饿而逝。
  走到洛阳,是西行火车的起点,老东家却“辱没先人”地大年三十卖了闺女。洛阳,是希望的起点,却弥散着死亡的味道。
  壹
  大饥荒座谈会,来的个个是宝贝

  陕西省宝鸡市,是1942年河南大饥荒时河南难民的首选,如今的宝鸡仍有“小河南”之称,记者在当地民政部门的协助下,找到几十位当年从河南逃荒出去的亲历者,通过他们的多方回忆,再由记者查找档案、搜索资料,以期相互印证,还原当年那段尘封已久亦鲜为人知的河南难民逃荒路线图。
  11月的宝鸡市异常阴冷,12日这天,是个难得的艳阳天。上午10时,渭滨区经一路社区书记吴桂荣开始召集辖区内的9名老人开座谈会。
  武桂荣是经一路社区书记,她的父亲,也是大饥荒时从河南逃荒来到宝鸡的,因此,她对大饥荒那段历史并不陌生。早在抗战胜利60周年时,她就曾经组织辖区老人开过一次座谈会,“当时主要是讲抗日,但这些老人讲着讲着就不由自主地哭着讲起了大饥荒,我印象特别深,老父亲活着时也爱给我们讲这一段历史”,武桂荣说。
  这一次的座谈会,专讲大饥荒。武桂荣有目的地筛选出了大饥荒时才10岁的童养媳王妙云、夫妻俩都健在的马宝玉夫妇、93岁的崔永庆老人……
  老人们围坐在冬日的阳光下,认真地听完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主要讲民国三十一年大饥荒时从河南逃往宝鸡的路线,一定要真实,能回忆多少是多少”。
  除了座谈会,记者还在宝鸡市老龄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多名河南籍的百岁老人,一一到其家中采访,而宝鸡市豫剧团的近百名工作人员,也成为本报记者的采访重点。

责编:李文丽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