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健
电影里,以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为代表的一千多万没有生存权的小人物,一批又一批死去。300万个体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个体的名字更是早已被世人忘记。他们的生命贱如蝼蚁,当权者一句话可以拯救他们于水火,也可以断绝了他们的生路。电影《一九四二》不仅打捞起千万灾民,更由天灾延伸开去,将在当时影响、左右局势的军队、官员等多方面力量凝练展现出一幅1942年的官员群像。身在重庆的文人官员对上如履薄冰,对下无可奈何,让这群文人深陷尴尬。在解析以蒋介石、李培基为代表的“官员群像”的同时,也不得不提到戏里戏外的两个文人:编剧刘震云、阿德里安·布洛迪饰演的记者白修德。
刘震云
人性中焕发出温暖的光芒
刘震云的小说叫《温故一九四二》,电影《一九四二》的英文翻译是“Backto1942”。不管是“温故”还是“Back”,刘震云写小说写电影剧本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展览那场民族的灾难。
在多次采访中,刘震云反复表示:《一九四二》反映的不仅是灾难,更是面对灾难、生死的态度,电影是更立体生动地再现面对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电影中,逃荒篇幅占全片三分之二,压抑的灰白,万念俱灰的沉默,描述灾难的方式有千万种,而刘震云说,“一九四二的精髓,一定不是悲剧,而是幽默和喜剧。”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刘震云还拿李安的新电影和《一九四二》做了比较。他说:《少年派》和《一九四二》有共同的地方,就是人面临困境。但是《少年派》面临的困境是人跟动物,《一九四二》面临的困境是人跟人。刚才有记者说,一个人跟一个老虎在一起,他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他的信仰,那么《一九四二》,这些灾民能够支撑下来,是因为人性中那一点特别微弱的善焕发出来的温暖的光芒。
阿德里安·布洛迪
白修德很伟大
《一九四二》中,凭《钢琴师》摘取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影帝的阿德里安·布洛迪,以及《肖申克的救赎》主演蒂姆·罗宾斯,分别饰演《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和传教士梅甘。昨日,阿德里安·布洛迪也来到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布洛迪和40年代有着不解之缘,他的代表作《细细的红线》、《钢琴师》都是40年代的人物(故事),而他的母亲摄影师西尔维娅·普拉琪正是二战中的匈牙利难民。布洛迪说:“四十年代是一个悲伤的年代,告诉我们自己是那么的脆弱,我们绝不能让这段历史重演。”
布洛迪在参演《一九四二》之后说:“我觉得非常满意,冯小刚是一位伟大的导演,非常荣幸能和他合作,一起创作一些很特别的东西。”而冯小刚则评价布洛迪“他的表演和他的成就是匹配的”。
谈到这部影片,阿德里安·布洛迪说:这部影片我虽然不是主演,但是我跟这个剧本有很大的共鸣,觉得跟我演的钢琴师有很多共同点,两个故事都是讲人类的灵魂,都是讲人性的。我认为在如此黑暗而痛苦的时期,人性是可以升华的,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电影,一点都不觉得压抑。我觉得历史就是这样,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不要让历史重演。
本报记者问:我想问一下阿德里安·布洛迪先生,你去过河南吗?如果没有的话,你准备去吗?如果你站在河南的土地上,你最想了解什么?你会说一些什么?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