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户籍改革时间表:2020年形成新型户籍制度

2013-12-18 11:58:00 来源:新华社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需要把握哪些原则?有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就这些热点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公安部副部长黄明。

  改革重点

  黄明说,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实现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梦”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与有关领域改革统筹配套、协同推进,涉及的面之广、人员之多、力度之大,都将是前所未有的。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是要通过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改革难点

  黄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改革一直在进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户籍上附着的利益较多,需要逐步剥离。户籍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并不复杂,核心的问题在于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与户籍挂钩,而且形成的时间久,涉及的领域多,协调的难度大。二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差别较大,需要合理引导。要加强政策引导、产业引导和观念引导,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以就业带动促进人口集聚,引导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逐步实现人口的合理均衡分布。三是各类群体的诉求不同,需要统筹兼顾。要充分尊重并统筹兼顾好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改革原则

  黄明说,当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必须把握一些重要原则:一要尊重意愿。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自主定居的意愿,群众要不要进城、进哪个城、何时进城,都要让群众自主选择,不能把农业转移人口“拉进城”、“被落户”。要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合法权益。二要分类实施。国家层面作出政策安排、明确总体要求,由各地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并向全社会公布,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了解不同城市的落户条件,合理安排自己的未来,给大家稳定的预期和希望。三要有序推进。要立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不刮风、不冒进、不搞运动。

  改革时间表

  黄明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公安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组成工作班子,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稿,并由6个部门负责同志带队组成工作组,分赴东中西部部分省区市听取意见。待报中央审批和部署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组织实施,由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和实施方案。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相一致。具体到户籍制度本身,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短评

  “幸福梦”才是真的“城市梦”

  12月17日,公安部负责人就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作出进一步解读。从中人们清晰感受到,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各地正以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其中也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让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城市梦”不仅是一纸户口的变化,更是促进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大任务。如果只从一纸户籍的角度来看,其本身的改革并不复杂。核心问题在于与户籍挂钩的医疗、社保等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这些服务和政策形成时间久、涉及领域多、协调难度大,需要配套改革、协力攻坚。近年来改革的方向,也是逐步剥离户籍上所捆绑的福利,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而在一些省市探索实行的居住证、积分落户等制度,正在为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照亮前路:依靠勤劳与智慧,“城市梦”就不会遥远。

  户籍制度改革必须既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又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情况复杂、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要做到改革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与人民群众自主定居意愿相契合,划分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的落户条件是一个现实的路径选择。其背后更有一种内在要求和驱动因素,即提高前两者的吸引力、承载力和发展机遇,进而实现人口、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为特大城市减负,也为中小城市添彩。

  “城市梦”的内涵不是钢筋水泥,不是交通拥挤、空气污浊,更不是“蚁族”“井底族”,而是过上有尊严的美好生活。在追梦的道路上,被称为“坚冰”的户籍制度改革固然难,但是再难也应创造有利条件,打通公平有序落户的政策通道,努力做到人口到哪里,服务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为保障公民的自由迁移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农村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图库|社区|娱乐

      地市|财经|汽车|房产

      女性|健康|美食|旅游

      家居|教育|法制|农村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