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手机壳会释放致癌物 专家提醒儿童应远离

2013-09-16 07:21: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手机壳会释放致癌物“苯” 专家提醒儿童应避免接触

  央视截图

  手机壳会释放致癌物“苯” 专家提醒儿童应避免接触

    央视视屏截图

  手机壳真的会释放出致癌物质苯吗?在运行中的电梯和地铁里打电话,辐射会是平时的多倍,这是真的吗?

  【实验一】

  手机壳真的会释放出

  致癌物质“苯”吗?

  说法:最近,网上盛传手机壳会释放致癌物质“苯”,这是真的吗?

  为此,《是真的吗》栏目组分别在流动摊贩处和商场各购买了塑料、硅胶以及皮革三种常见材质的六个手机壳,到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进行实验。由于手机壳正常使用中的温度约为45℃,当实验舱内温度加热到45℃时,放入手机壳。一个小时后,六个手机壳被加热后释放出的气体收集完毕。随后,实验员将这些气体进行苯含量的分析。五天后,经过仪器的分析和对比,栏目组发现,无论是在流动商贩处购买的杂牌手机壳,还是在商场里购买的品牌手机壳都释放出了苯,释放量在0.0191mg/m3到0.0494mg/m3之间。

  由于我国并没有针对手机壳的国家标准,只好选用国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作为参考,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博士徐秋健表示:“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苯的浓度限制规定是0.011mg/m3,从测试结果来看,苯的浓度范围在0.01mg/m3到0.05mg/m3之间,这个结果显示苯的释放量总体来看并不大。”

  实验结论:手机壳确实会释放出苯,但释放量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恐怖。

  名词解释

  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越高挥发量越大,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为一类人类致癌物。

  【实验二】

  手机壳散发刺鼻气味是甲醛吗?

  说法:在市场上购买的部分手机壳确实散发有浓烈刺鼻气味。有网友称,可能是释放了甲醛。这又是真的吗?

  栏目组再次将手机壳送检,并以45℃的温度加热一个小时,随后采集实验舱内的空气样品。检测人员表示,实验将使用一种试剂,如果空气样品中含有甲醛,试剂就会变成蓝色。

  十五分钟后,试剂确实变为蓝色了,并且得到了六个手机壳甲醛的释放量。徐秋健博士表示,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甲醛的浓度限制是0.1mg/m3。而这次实验结果显示,栏目组购买的两个硅胶手机壳样品和两个皮革材质的手机壳样品,甲醛的释放量都高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0.1mg/m3。

  实验结论:针对检测中手机壳会释放出甲醛,徐秋健博士表示:“使用这样的产品,我们虽然不能确定会不会使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超标,但是会增加我们吸入更多甲醛的风险。徐博士告诉记者,这些甲醛可能来自手机壳上使用的黏合剂,也有可能是硅胶壳使用的材料不够稳定散发出来的。

  专家提醒

  在购买手机壳时,尽量选择没有明显气味的产品。并且在通风的情况下使用,同时还应该减少儿童对手机壳的接触。

  【实验三】

  手机会引雷伤人吗?

  说法:最近,一条手机引雷电伤人的新闻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大河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疑似手机引雷的事件竟然早有发生。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5日平顶山叶县就有一名18岁男生因接听手机,导致雷击致死。

  为了寻找真相,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组记者,来到中国电科院高电压户外实验场进行模拟雷击实验,按照实验计划,在户外均匀摆放三个人体模型,在其中一个假人手里放置了一部接通后的手机,其余两个模型均没有携带任何金属物品。

  第一次第二次实验中,闪电没击中三个假人。在第三次实验中闪电准确击中了一个穿格子衬衫的假人,但这个假人手中却并没有拿手机。在当天共进行的20次雷击实验中,有11次都打在了地面上,另外8次则分别击中了两个没有拿手机的假人,而高举着手机的假人只遭到了一次电击!

  实验结论:手机并不是引雷电的罪魁祸首。“闪电往往会选择使得空间电场畸变比较大的物体,由于手机体积相对比较小,它所产生的空间电场畸变不足以使得高压放电的通道打到手机上。”中国气象科学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张义军解释说。

  专家提醒

  雷电发生随机性比较大,是一个不可控的现象,所以建议大家在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站在树、高建筑物和高压天线附近。

  【实验四】

  在电梯和地铁里打手机,

  辐射会高于平时?

  说法:这条传言起源于一条新闻报道。报道中称,最好不要在地铁或电梯内拨打手机,这不仅会带来噪音,而且当事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要比平时高出6到15倍。消息一出,很快在网上传开。

  为求证,《是真的吗》栏目组专门请来北京邮电大学和“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的两位实验员参与测试并使用2G和3G手机各一部,进行测试。

  首先实验员测试了在户外环境下拨打两部手机的电磁辐射。随后,实验员们来到北京地铁十号线,经检测,2G和3G手机在地铁中拨打时,都比在户外拨打时测量的功率密度要高出很多。最后,实验员测试在电梯上打手机,经检测,2G手机和3G手机在电梯里拨打时的电磁辐射分别是在户外拨打时的约4倍和126倍!

  实验结论:在地铁和电梯里拨打电话,手机辐射确实比户外高出很多。

  专家提醒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高峰提醒广大消费者:“正规渠道的手机在入网之前都会经过国家的入网测试,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用的是山寨机,没有入网测试可能就会存在一定危险。”

  (记者 宁田甜 贺笑天 文图)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生活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