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卡丹被曝损害儿童肝肾 10亿市值蒸发引思考

2013-02-23 17:46 来源:和讯网

  说明书修订信息传达不畅

  据新华网1月31日消息,药品说明书修改后,此前已上市销售的药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这一做法属国内外通行惯例。但值得关注的是,医生、药师、药店销售人员能否及时知晓说明书已被修改的事实和具体信息,以便能按照修改后的说明书开具处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1月29日晚,从北京市北五环外的4家药房了解含盐酸金刚烷胺的儿童感冒药的销售情况。其中,安平春、京芝堂两家药房的“优卡丹”已售罄;京卫大药房、天弘济生大药房出售的“优卡丹”生产日期恰巧都为2012年1月6日,尚在修改药品说明书之前。

  据了解到,药品说明书修改后的信息告知、传达通道在医院也不够顺畅。一些医药商业公司在药品说明书修改之后,有的告知了医院,有的并未告知。一些药师往往是在得知药品临床

  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某种药品导致不良反应后,才去查看、对照药品说明书,研究其进行了哪些修改。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程立坦言,该院药师“基本只会查看新进品牌、新品种药品的说明书,对已有药品的说明书不会太留意”。同时,他提出,企业之所以履行告知义务不力,是因为“修改药品说明书通常是增注不良反应、禁忌,减少适应证,企业担心影响药品销售,缺乏告知药品使用单位修改药品说明书的意愿和动力”。

  此外,即便医院药师有查看药品说明书的意识,由于说明书通常是封存在药盒里的,打开药盒必然会影响药品销售,药师未必能够真正付诸“查看”的行动;而且鉴于使用新版或旧版说明书的药品可能同时在销售,药师也未必能及时看到新版说明书。

  仁和被指“幕后公关”

  据成都商报1月31日消息,仁和药业的公告显然没有赢得市场的理解。事件经报道之后,仁和股价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曾导致其直接停牌。

  仁和药业在深交所两次公告的做法,很可能只是仁和药业系列公关手段中的一个环节。拿到的一份仁和药业危机处理“执行方案”上显示,2011年3月,为了及时替当时受安全拷问的优卡丹“灭火”,公关团队曾打出一整套删帖、优化搜索引擎、BBS“净化”等组合拳。1月24日,微博实名曝料事发后两天,部分网站养生频道可看到名为“仁和优卡丹:品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等煽情标题的“灭火文”。

  仁和药业市值蒸发10亿

  仁和药业相关人员无奈地发现,一条微博能轻易地触发一场“飓风”,然而,更多澄清的微博却不能很有效地抵消这场“飓风”。虽然仁和药业两次公告回应称产品未有质量问题,但市场并未买账,股价连续下挫,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远未停止。

  1月29日,仁和药业负责人梅强透露:“自舆情发生以来,仁和药业的股票已累计下跌近10个点,最大跌幅近5%。仁和药业目前有50亿元市值,如果考虑到近期医药股整体上扬的背景,已经累计损失约10亿元市值。”

  截至目前,相关负面影响也远远没有完全消弭。梅强担心,事件给投资者和消费者留下的“心理阴影”该怎么补救?他无奈道:“构建一个品牌的声誉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我们非常珍惜;一直一来我们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现在竟莫名其妙地成了毒人害人形象,让人欲哭无泪……”

  追问一:是否存在肝肾毒性?

  2012年5月,国家药监局公告,一岁以下婴儿禁用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时隔8个月,未标注“一岁以下婴儿禁用”的优卡丹仍随处可买。那么,为何要禁用?

  药监局给出的说明是“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到底是具体怎么危害婴儿安全,并未说明。网友爆料称“已经被充分证明了对儿童的肝肾毒”;而优卡丹明确否认肝肾毒性,但也并未说明具体情况。

  “是否存在肝肾毒性”目前还未有可信服的答案。但是“1岁内儿童禁用”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责编:李文丽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