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一座让张骞、杜甫刻骨铭心的城市是哪里?
  • 2016年01月08日 17:23

  • 来源:映象网-新农村频道

  陕县是豫西的历史名城,是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祖师圆寂的地方,也是唐代诗人上官仪、巾帼首相上官婉儿、宰相姚崇的故乡。

  “陕,隘也”,“陕”字的本意为“四面环山”,就是险要难以通行的地方,陕县位于崤山山岭的环抱之中,“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噤要”,是豫西和渭河平原间的咽喉,故以“陕”为名,历史上有名的分陕而治、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等典故就出自陕县,著名的崤函古道更是贯穿陕县全境。

  崤,古地名,今天指陕西潼关以东,河南陕县金银山以西,崤山高山绝谷,形势险要,自古以险峻闻名。函,函谷关,位于河南灵宝北的王垛村,从函谷关向西到潼关,道路处于峡谷之中,深险如函,得名函谷,“崤函”是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史上在这里发生的战事不计其数。

  如较著名的一次战争,地处关中的秦国在秦穆公的统治下,经过三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决定要挥师东进、称霸中原。孰料,在崤函道上,不幸中晋军的埋伏,三万官兵有去无回…

  崤函古道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一切灿烂文明的交融以此为起点:老子骑青牛道经古道西行至函谷关,著就了《道德经》;张骞出使西域,从这里踏上征程;“白马驮经”沿古道东行到洛阳白马寺,开创了中国佛教的兴盛;西方的景教、犹太教也是取古道传入中原;尤其是崤函古道石壕段,因唐代诗人杜甫为躲避战乱夜宿石壕村、留下了千古名篇《石壕吏》而举世闻名…

  探秘故乡来历,传承地方文明,今晚8:25,锁定新农村频道,《这里是河南》为您一一讲述。

 

责编:刘天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