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农民王治亭虽然自己并不富但裕借钱修水利

2012-05-18 08:22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其家乡黄北村的千亩山地因此成了旱涝保收田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 郏县黄道镇黄北村农民王治亭虽然自己并不富裕,却自筹20万元兴修水利,使1000多亩望天收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5月16日,记者来到黄北村,刚提起王治亭为群众自筹资金修路、兴修水利的事,70岁的老农王德正就竖起大拇指说:“人家治亭可真是了不得,自费20万元为村民们办了这么大一件好事,像他这样的好人真是太难得了!”老人自告奋勇当向导,带领记者参观了王治亭修铺的山路和兴修的水利设施。

  在黄北村村北的山上,记者看到这里的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在田间看小麦长势的全国劳模王全正告诉记者,以前,他们这里的庄稼都是“望天收”,自从王治亭兴修的水利设施投入使用后,山上的大小田块都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据了解,2010年10月,王治亭看到黄北村田间的麦子旱得不成样子,村民们急得团团转却没有办法,就有了自筹资金兴修水利的念头。王治亭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10万元,又筹借了10万元,购买了水管、电线、闸阀、水泥杆等设备,雇佣10多名劳力进行施工。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山上多年失修的老井改造好了,两眼几乎报废的机井重新喷涌出泉水。随后,他带领雇工架低压线路640米,铺设地埋线250米,开挖地沟6000多米,铺设水管6000多米,安装闸阀25个,安装75米扬程的水泵4台,建设泵房1间,让黄北村1000多亩望天收的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为了偿还修水利的10万元债务,去年6月,他和妻子撇下刚刚一岁多的女儿远赴苏州打工。今年4月,王治亭又请来民工开山修路,把通往山上的道路变成了宽敞的生产路……

  采访中,村民王振西告诉记者,他家的4亩地都在村北的山坡上,遇到干旱每亩地的收成不超过100斤。王治亭兴修了水利后,他家的小麦每亩产量达到了700多斤。村民王听兰在地头看着自家即将成熟的小麦激动地说:“自从治亭兴修了水利设施,井水就引到了地头,实在是太方便了!”

  对于自己不惜借款兴修水利的事情,王治亭平淡地告诉记者:“我是一名农民,民以食为天,水利不兴,农业就没有了命脉。能够让山区的乡亲们年年获得丰收,我自己吃点亏也心甘情愿!” (记者丁需学 通讯员孙书贤)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