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财政投入继续向民生倾斜 晒出民生关怀

2012-03-11 11:07 来源:半月谈网综合

  2012年,仅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就将达到13848亿元,增长19.8%。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家大企业,预算报告就是国家的大账本,它反映的是上一年度财政收支情况和下一年度财政收支安排。也因此,每年“两会”期间,财政预算报告都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

  3月5日,财政部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8日,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就报告作出解读。

  财政支持力度不减

  在解读今年财政政策重点时,戴柏华表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减”,即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二是“增”,即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三是“保”,即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促”,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戴柏华表示,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差额虽比上年执行数减少500亿元,但并不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在减弱。一方面,从支出力度看,今年中央财政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2700亿元,比去年的1500亿元多了1200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4.1%的增幅也比2011年预算安排的11.9%要高一些,支出力度更大一些;另一方面,在近几年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减税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着力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

  此外,针对有网友提问“是否有政府资金游离于预算外”,戴柏华解释说,预算外资金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曾在一定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多年来,通过实行以“收支两条线”管理为中心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已得到有效控制。

  财政投入继续向民生倾斜

  在历年的预算报告中,有关民生的重大支出领域都备受关注。

  戴柏华说,去年,全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38108亿元,增长30.3%;用在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合计35629亿元。

  2012年,仅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就将达到13848亿元,增长19.8%;用于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安排合计15124亿元;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戴柏华表示,在大幅增加民生投入的基础上,今年还将统筹兼顾,集中财力办6件大事,主要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文化发展和“三农”领域。

  以“三农”为例,2011年,全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2934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9亿元。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2286.6亿元,增长17.9%。在教育方面,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大投入,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此外,在社会保障和就业领域,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将在去年增长23.9%的基础上,再增长21.9%,达到5750.73亿元,重点支持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补助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力度等。

  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近年来,各界大力呼吁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此,戴柏华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体现在五方面:首先就是要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带动就业和创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小微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同时,大幅提高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免征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印花税,实行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优惠、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等政策。

  在继续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今年还将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目前已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试点实施办法中,将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明确作为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低税率。对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

  此外,还将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征税试点范围,出台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施较低进口暂定税率等方式,鼓励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国内紧缺的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金融时报,记者 谢利)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