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陈统奎:社区营造需要返乡知识精英参与

2012-03-14 09:59 来源:东方早报

  3月13日东方早报刊登郭亮的文章《精英返乡与当前的乡村治理困境》(以下称郭文),读后对他的立论不敢苟同。

  郭文的由头是,吉林省延边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金文元退休后返乡,整合社会资源,八年间带领乡亲将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示范村。郭文由此联想到古代乡绅社会,认为对金文元这种现代精英返乡现象“不能寄予过多幻想”。郭文提到,精英返乡主要分两类:基于经济目的的返乡和基于文化目的的返乡。郭文提醒人们,应警惕基于经济目的的返乡,认为这是资本下乡的一部分,只会加剧乡村社会成为城市社会的经济附庸。

  总而言之,郭文认为,现代精英返乡很难扮演古代乡绅在乡村的关键性角色,这是郭文的第一个立论。

  今日社会当然与古代社会不一样。但不能眼睛往古代一看,就否定现代精英返乡的价值;也不能因看到基于经济目的的返乡,就否定现代精英返乡的价值。

  郭文没有意识到,返乡精英将开拓一个新的时代。与现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社会,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台湾社会,都出现过精英返乡热潮,他们开创了“社区营造”这股时代潮流,发愿“改变世界从社区出发”,在乡村社区成立“历史景观保存协会”、“街屋委员会”、“故乡会”、“社区营造协会”、“研究会”等各种名目的执行机构,发动社区,发动民众,再造新故乡。

  社区营造中之“社区”,并不局限于村里的行政范围,它可能是一栋公寓、一条街道、一所学校、一个村落。只要是一群人,因为彼此居住在共同的空间而产生共识和认同,这就是一个社区。社区营造的基本理念是:“因为爱这个地方,而且以后也想继续在这里生活,为了使小区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每个居民都愿意积极地行动,解决小区问题,实现对理想家园的梦想。”社区营造的工作是运用民众参与的力量,由小区各层面做起,即倡导“社区居民总动员”,并培养“社区意识”与“建立共识”,让社区居民自行发掘、讨论、解决社区问题,以真正营造社区理想的生活环境质量。

  众所周知,单靠政府“由上而下”推行,无法全盘性考虑及改善社区的环境、产业、文化、生态等问题。反而是“由下而上”的推动方式,可以发挥居民的自主意识,整合各方资源,达到总体营造。推动社区营造就是要使民众从一次次参与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出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与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否定金文元先生的价值,他所做的事就是一起典型的精英返乡发动社区营造的案例,只是他和他的乡民们不一定了解“社区营造”这个提法。

  郭文对由金文元这种“大人物”来发动再造故乡不认同,理由是有“大人物”帮助的乡村得到了资金支持,这也意味着缺少这种社会资本的乡村则与资金支持无缘,“大人物”精英反而带来一种不公平。

  我想说,这就是只看到点没看到面而得出的结论。一种社会变革要成为一股时代潮流,离不开先锋人物的开拓,我们不能对人家当头一棒。我认为,公共财政向开拓者倾斜,恰恰是公平的,这种开拓行动难道不值得整个社会鼓励和支持吗?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想拿本人当“知识返乡青年”的经历说一说。当初,为了改变老家海口火山口古村落博学村的落后面貌,我去找海南分管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最高领导,即一位省委常委。他是我大学同学的父亲,对我这个记者要推动故乡乡村变革,自然乐意支持。不过,他的一位部下跟我说,如果常委支持这个村庄,那么对别的村庄就是不公平的。所以,我没有开口叫我同学父亲批钱。

  但2009年访问台湾,了解到社区营造理念和方法后,我再去找这个官员分享,他听懂了,尤其是我说的一句话:再造乡村本质上是一场知识经济,没有知识精英的参与,再造乡村不可能成功。为此,他专门致电下面的领导,把博学村列入海口市秀英区文明生态村试点。至今我们获得近200万元公共财政支持,新水塔、新文化室、山地自行车道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落成。

  在我们搞博学村的过程中,外面很多人来看,不少人看后都摇摇头说,这个小村落,没有什么独特资源,很普通很平凡,政府支持你们真是看走眼了。只有当地党报一个记者看后拍案叫绝,她说,博学村“因为普通所以伟大”。如果你是一个资源独特的乡村,政府支持你建设成功,人们会认为理所当然;反而你毫无特色,很平凡,你用社区营造理念和方法打造成功,这就证明其他更多普通平凡的村庄也可以成功,政府当然要支持你这个先行者,之后你形成辐射力,影响整个乡村社会的变革。

  我们要呵护金文元这种“先行者”,同时普及社区营造理念和方法,让大家理解和支持精英返乡行动,进而支持中国乡村再造之路。当然,政府也应该对乡村社会投入更多,避免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