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记者所发的微博引起热议。该名记者称,其在一个人大代表驻地采访时,在卫生间遇到一名老年清洁工,该清洁工向记者鞠躬,并且连称其为“首长”。记者感慨称,因为此事心里很难过,他想对清洁工说,“这里没有首长,只有代表”。(3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不管遇到真首长,还是看到假首长,一位在两会期间打扫卫生的老大爷,逢人就点头、哈腰、鞠躬,并向其道声“首长好”,然后,毕恭毕敬地伺候“首长们”出恭。此情此景,不仅让那位当事记者难受,而且让每个正常人难受,甚至是难过。
按照常规,代表们是人们选出来的,这意味着他们的权力是人们赋予的,他们的职责是替人民办事或者表达意见,因此,他们应该感谢人民,时刻惦记着人民的恩泽。但事实是,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哪个代表给清洁工老人鞠躬。恰好相反的是,清洁工不但对代表们笑脸相迎地鞠躬,而且还恭恭敬敬地伺候“首长们”如厕。
仅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说,或者缩小到尊老爱幼来说,试问,谁见过哪位老人点头哈腰地伺候手脚正常的人如厕?人与人天生是平等的,都是由父母所生,吃五谷杂粮成长,在红星的照耀下长大。当然,社会就像一个阶梯,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的人富甲一方,有的人大权在握,有的人名满天下……但是,褪去他们华丽的外衣,大家在人格面前依然平等。如此看来,即使遇到真首长,这位老人也没有理由鞠躬。但是,为何老人的腰挺不直呢?
或许,在老人的思维里,首长是重量级人物,如果伺候不好,或稍有差错,可能惹其雷霆大怒,到时后果不堪设想。当然,凭自己的眼力或许弄不清楚哪位才是真首长,为了防止错过向首长请安的机会,确切地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于是有了“宁可认错千人,也绝不放过一人”的思想,因为,代表们非富即贵,即使认错了,也差不到哪儿去。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呆在厕所里见到每个人都弓着腰请安,并跟前跟后地递手纸,这里面透露的不仅是代表们的身份问题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问题。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仆人,一个不嫌累、不怕脏伺候“主人”上厕所的仆人。而仆人的背后,则密布着森严的权贵等级和三六九等的身份差别,或者陈列着一座“弱肉强食”的金字塔。
没有怨言,只有无条件地接受;不论身强体壮,还是年老体弱,始终对主人“不弃不离”;佝偻的背是忠诚的象征,蹒跚的步履是劳动的见证,这就是这位清洁工老人在笔者心中的形象,也是一个被“奴化”了的仆人的形象。至此,一记重重的“奴化”烙印打在我脸上,我心里很难受。我相信,难受的远不止我一个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