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皮革胶囊”为何没能被及时发现

2012-04-17 08:18 来源:河南商报

  继老酸奶、果冻的“明胶风波”后,央视《每周质量报告》15日曝光:素有“胶囊之乡”之称的浙江新昌儒岙镇竟有两家胶囊厂家以工业明胶为原料加工制作空心胶囊。检测结果显示,这类问题胶囊铬超标严重,最严重的超标达90倍。据悉,新昌县已紧急查封问题企业,对4名企业负责人实行控制。(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22版)

  看完新闻,不禁记起当年参观儒岙镇几家胶囊企业的情景:那是几家小作坊式的家庭企业,规模很小,设备落后,没什么像样的检测设备,一些刚从农民转型而来的工人正在用手工加工制作胶囊,感觉很不卫生。——据最新报道,一些工人甚至连手都不洗就加工胶囊。当时我奇怪,胶囊是用来装药的,哪能这样随便生产?但我知道,胶囊生产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得到了乡镇和县政府大力支持,有问题总是难免的。

  想不到的是,问题竟然这么严重。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不能按照通常理解的那样,是由于地方政府纵容包庇的结果。据绍兴《天天商报》去年报道,该镇的胶囊产业曾经历过三次规范整治,累计取缔264家无证企业,查处15家非法生产企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胶囊生产企业只剩40余家。整治不可谓不严厉,但何以问题仍这么严重呢?

  原因之一是,整治只着眼于外围,即只对无证企业进行整治取缔,而没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整治。这样,就无从发现某些企业在用工业明胶加工制作空心胶囊。

  原因之二是,胶囊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利润薄,竞争能力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谁的原材料价格低就进谁的货。被曝光的两家企业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做出了为人不齿的违法勾当。

  原因之三是,经过整顿后剩下的这40余家企业虽然都有生产胶囊的许可证,而且大多属于股份制企业,但均未脱离家族制的经营模式,也无法摆脱小作坊式的经营理念。像曝光的卓康等企业,由一人来兴建厂房(他就是法人),而生产线由不同的股东(多是亲朋好友)出资,由他们负责每条生产线的进货渠道和产品销售,分成则按投入比例计算,利益均沾。这种合作方式在当地非常常见。这种不规范的管理,也给一些违法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漏洞,新昌当地的一些大型药厂,如浙江医药不用本地产的空心胶囊,宁愿舍近求远去外省采购,新昌产的胶囊则远销河北、吉林。此种反常现象其实早就在提醒药监部门:“胶囊之乡”生产的胶囊有问题。遗憾的是,药监部门没意识到这点,直至问题被央视曝光,祸及一个产业。因此说,药监部门及地方政府难逃监管失责之嫌,当深刻检讨。

    李太牧(新昌 职员)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