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改善农村“空巢”困境亟需政策帮扶

2012-05-15 08:43 来源:红网

  5月6日,距江西宜春市区80余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李细秀老人在外玩耍的5个孙子孙女在水塘溺亡,只有最小的孙子生还。出事时,李细秀曾急忙向村里人求救,但是却没有找到1个能下水救人的年轻人。因为在这个季节,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现在大儿子王光忠、小儿子王光军回来了,他们没有抱怨,因为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只要现在能留在家,守着老人,陪着孩子。(5月14日《山东商报》)

  “幼童溺水,无人施救”式悲剧不仅让人们反思到农村日益严峻的“空巢”现象和“留守儿童”的困境,更让人们了解到目前对这一应对措施的匮乏。尽管有沿海经济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但在经济转型时期,如何破除农村空巢现状,更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措施,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形势,制定人口回流战略,吸引青壮年回乡创业。

  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城乡空巢家庭已超过50%,而这一形势还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乡差距的扩大而变得日益严峻。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因缺乏年轻劳动力而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除了此次媒体报道的“溺水儿童因找不到年轻人,而错过施救时机”的新闻,田地荒芜、幼童辍学、夫妻离异等词汇也常常和“空巢“现象一起见诸报端。

  经济因素固然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必要条件,但是,面对着政策无力而日益萧条的农村,以其多年不对称发展后与城市形成的巨大差距,有些旅人即便有回乡之心,却也有心无力。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广大迁徙人群陷入莫大的尴尬成为这一现象最好的注脚。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尚且有超过九成“农二代”不愿留守农村,更何况那些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农村。

  实际上,“空巢”现象并非只有农村才会出现,中小城市的“空巢”现象也不容乐观,但由于制度的健全和医疗等保障的完善,尚不至于发生缺乏劳动力而无法施救的悲剧。而在农村等人口分散地区,没有年轻劳动力,意味着经济将会更加萧条,生存环境更加艰难。而此次“老年救捞队”施救溺水儿童只是众多“空巢”现象所表现的一个方面,诸如老人的赡养、农村子女就学等问题则显得更为严峻。

  要改善日益严峻的“空巢”现状,不仅靠地方政府对人口流失地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帮扶,减少人口的进一步流失,同时还应该回流一些大学生村官,应届教师、青年农技员投身到基层进行锻炼,这样或许不能使“空巢”现状完全消弭,但是却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条件,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会对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消除城乡二元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程思明)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