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郭元鹏:套话说惯了,对群众自然无话可说

2013-08-07 07:28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记者随东部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调研,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这位领导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最后在身边人员的圆场下尴尬收场。“说实话,在机关待得久了,跟群众打交道确实少了。”他私下向记者坦承,有时见到群众,除了寒暄,真不知该聊些什么(8月5日《北京晨报》)。

  讲话时滔滔不绝,汇报时嘴如抹蜜,见了百姓却不知道该如何客套了。表面上看这干部真够腼腆的,而实际上则不然。这堂堂的厅级干部,你要说他真不会说话的话,我们倒是还真欢迎这样的干部,少些甜言蜜语,才能多些务实高效。但是,这不会说话,并不是因为对百姓的敬畏感,而是因为少了共同语言,没有了贴心窝子,有了遥远的距离,当然就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官员,哪一个没有三寸不烂之舌?就连雷政富这样的还能在媒体面前依次说出:视频里的绝对不是我;我没有贪污;我是受害者;我们是在谈恋爱……

  面对百姓的无话可说,皆是因为这些人心里没有“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这些话语,这些话语成了一个摆设,成了一个花瓶子的原因。心中没有温情暖语,嘴里也自然就没有了对百姓的甜言蜜语了。

  其实,官员面对百姓无话可说的现象,才是最值得关注的。这里面也有这么几种原因:

  一者,与群众的距离感。没有距离,就没有遥远的话语。这就是平时坐在机关,调研领导陪同造就的。没有深入街头巷尾的真实,没有走遍乡村地头的真实,脚不沾地气,对百姓的疾苦没感受,当然就无话可说。

  二者,与官话的亲切感。平时说官话说惯了,什么都唱高调,见了上级“小里小气”,见了平级客客气气,见了下级张牙舞爪,这就是三种官话的真实写照,可当该使用这第四种“语言”的时候,由于没有接触过群众,自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三者,与社会的脱节感。上班生活在空调间里,下班生活在餐桌间里,晚上生活在灯红酒绿里,甚至分不清麦苗和韭菜,这样的干部,见了群众说啥,要是这大夏天的问人家冷不冷,肯定也不合适吧。

  治这种“对群众无话可说”的哑巴病,药方就一个:走群众路线,改作风问题!(江苏 郭元鹏)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