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新京报:不能让村庄成洪灾中的“孤岛”

2013-08-20 07:11 来源:新京报

  无情的洪水,是再一次的提醒:无论我们走得多快,总会有一些掉队的人。如何善待那些落在大队人群后的老弱,检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近日,广东、辽宁等多地遭遇洪涝灾害,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媒体报道的一则人员伤亡案例,更是令人痛心。广东河源市龙窝镇一位70多岁的村民,为躲避洪水,拖着90多岁的老母亲到房顶避难,因为害怕被洪水冲走,还用绳子把两人的手绑在一起,但最终老母亲还是被淹死。

  一对都已年逾古稀的母子,双双在屋顶挣扎,儿子虽逃过一劫,最后却眼看着九旬老母遇难,其场景让人想来都觉得惶恐和凄惨。悲剧的直接肇因固然是天灾,可两位老人的不幸,无疑也有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自救能力极弱的大背景。这些年来,农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守村庄的老人儿童,防灾抗灾能力薄弱。在各种天灾人祸面前,他们的生存境遇堪忧。

  各地发生的类似悲剧已不少见。广东梅州五华县已发现5名70岁以上的老人,在此次洪灾中丧生。而就在今年5月份,也有媒体报道,广东几个县城遭遇罕见洪灾,农村有多位高龄老人来不及逃生而不幸遇难。残酷的天灾面前,人类本就显得渺小,年老体弱者若没有家人扶持,想要熬过去,确实非常不易。

  政府公共救援是否给力,固然值得追问,可也要看到,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灾后援救确实难度很大。即以5名老人不幸遇难的五华县来说,当地政府包括武警部队,为灾难救援已经付出很多努力,但总有力所不逮之处。尤其是那些老年人,未必能熟练使用手机等及时通讯手段,联系起来本就很困难。如果事先不能有效疏散安置,等洪水降临再逐一施救,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这考验的不仅是灾难后的应急救援,还有基层农村日常的组织状况。可以设想,如果这些村庄有一些比较健全的互助合作型组织,村民之间习惯了彼此扶持互救;或者每个村庄,政府部门都有专人负责联络,甚或制定演练过一些灾难预案,那么在洪灾面前,也许悲剧就会少一些。但类似这些看起来很“原始”的组织工作,并没有多少地方真正去做。

  人们见惯了城市的繁华,在灾难救援等事项上,都习惯以新技术、新思维来考量,可是必须意识到,在这日新月异、步履匆匆的时代,村庄里还有那些沉默迟缓的老人,没听说过微博,不知道怎么用手机,他们仍习惯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必须要有人放慢脚步,迁就他们的步伐,用一些很“原始”的方式,给他们提供有组织的遮护。

  无情的洪水,是再一次的提醒:无论我们走得多快,总会有一些掉队的人。如何善待那些落在大队人群后的老弱,检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村庄不该是一座座毫不设防的孤岛,需要更多的组织和防护,这需要更多社会组织出力,基层政府当然更是责无旁贷。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