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申遗已随金钱去,此地空余旅游城

2013-08-28 07:20 来源:成都商报

  8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国区主席陈平做客成都“金沙讲坛”,讲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陈平女士透露,为了申遗,中国全国各个地方每年总共要花大约3亿元。因此,各个地方应该冷静看待世界文化遗产,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盲目申报。

  陈平之言一语中的。为了发展旅游而盲目申遗,这就是中国历年来波澜壮阔般申遗热潮的实质。在一些地方官员看来,有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匾,慕名而来的游客会人流滚滚,随之而来的自然也是财源滚滚,本地的名声和政声也会大振。在这种纯粹的金钱目的、政绩心理的趋势下,该申遗的去申请,不该申遗的也去申请;和文化遗产八竿子打不着的“名胜”也要去申请,为的是有个咱也“申过遗”的名声。于是乎,该花的钱多花了,不该花的钱瞎花了,没用的钱也在“蝙蝠跟着燕子飞”的跟风大潮中随风而去。至于申遗的真正目的与意义,没有几个人会记得。最终,除了热闹之外,大多是一片狼藉。

  看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这个话题,我想起了一桩文化公案,当然也算是历史公案。

  上世纪30年代初,为了反对故宫文物南迁,鲁迅先生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当年故宫南迁的是与非,我们至今仍然难下定论。但那时鲁迅、胡适等人对文物的担忧还是值得肯定的。文化随着各种目的而离去,自然也失去了文化原有的味道和意义。而与此类似,一些文化遗迹,为了申遗殚精竭虑,甚至劳民伤财,即便能够把那块牌子领来,可在商业化的雨打风吹之下,最终又能剩下几许文化的精髓呢?

  申遗的目的本是保护和传承,可开发成旅游胜地之后,其保护的根本目的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所有不以保护为目的的申遗,都跟破坏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更与传承无关。这就是中国式的申遗悲剧。

  于是,我把鲁迅先生的那首诗克隆一下,借以抒发我对中国式申遗的感慨和不满:“申遗已随金钱去,此地空余旅游城。申遗遍沾铜臭味,遗迹狼藉空繁荣。车队行人接踵至,谁闻文化哭叹声。文化精髓随风去,政绩场上无人惊。”(姜伯静 )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