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新闻评论
映象首页 > 新闻评论 > 观点PK台 > 正文

大学生“人机分离”是下策

2014-12-15 16:46 来源:中国江西网

[摘要] “人机分离”只是一个下下策。想要真的将高校的风气搞好,学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和好学的好习惯。只有当学生自己明白上课听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

  12月10日,为解决“课堂低头族”现象,防止学生上课总玩手机,影响学生听课效果,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实行“手机收纳、人机分离”的方案。学院为每个班配备手机收纳袋,袋上标明学生姓名和学号,上课前,将手机关闭或静音放入袋内,下课后自行取走。(12月10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手机的普及,不少中学都要求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到教室,近年来,拒绝学生带手机的大风已经刮到大学的校园内,不少高校害怕学生上课玩手机影响其教学质量,因此要求大学生上课时不许带手机或者缴纳他们的手机。我认为大学生“人机分离”并不能达到学校最初的目的,而且很不妥。

  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确是令高校焦头烂额的一件事儿。老师在讲台上拼命地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座位上低头玩手机。大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几个知识都没学到,手机倒是换了几个。这种上课玩手机的风气弥漫着整个校园,高校教学质量可能不会提高反而降低。

  大学生“人机分离”就能解决高校治学慵懒之风么,其作用微乎其微。大学生上课不爱听课时的确经常玩手机,这一切都建立在他们自己不想上课之上的。如果学校要求大学生不带或者缴纳手机,不少大学生不止拥有一个手机,他们交了一个手机还有另一个;就算她乖乖把手机交了,学校也不能保证教室内大学生是否睡倒一大片……

  现代人都习惯将手机带在身边,出行如若没有将手机带在身边,可能会导致他们一整天都很焦躁。手机不离身的大学生也一样,当学校硬性要求他们将手机缴纳时,且不说这会不会让他们不满、就单单说没把手机放到身边的他们说不定心里烦的很,上课课也听不进去,只会想到手机会不会丢、有没有人给自己发消息……再说了,学生手机都放到那里,弄丢了谁负责呀,算学生自己倒霉?所以学校搞什么就是“人机分离”治标不治本。

  大学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圣地,你不能说一些学生上课用手机就坏透了。很多大学生已经习惯用手机记笔记、查资料。老师讲课时,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收索相关材料,方便自己理解课堂知识。就算上课真的是在玩手机不认真听讲,也不代表他们没有学习,其实不少学生选择性地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并算不上坏事。大学生自学成才的不算少数,作为成年人的他们已经具备选择性学习的能力。当然,一个上课极具影响力和魅力的老师是很少遇到上课低头或者呼呼大睡的学生的。

  大学生普遍喜欢上课玩手机的确是一个令高校苦恼的问题,“人机分离”只是一个下下策。想要真的将高校的风气搞好,学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和好学的好习惯。只有当学生自己明白上课听讲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专心致志学习才能成大器的道理,学生自身要求和素质就会得以提升,这样,高校就不再会提出“人机分离”的主意了。(陈卿媛)

(责任编辑:刘大彬)

微视评

新华社评论员: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又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宪法发展的必由之路。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