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项已经说明母亲能救,而且是不能排除犯罪的理由才构成不作为犯罪,把条件看清楚行不?扯到道德的,这是司法考试好不好?
“母亲与女友同时落水,你先救谁?”9月21日,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公布,试卷二中出现了这道令广大男生困惑许久的难题,不过在考题中,母亲和女友不是落水了,而是身处大火之中。不少考生在网上发表感叹,称考题奇葩雷人。
(9月22日《广州日报》)
没错,母亲与女友同时落水,你先救谁?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碰到过,答案众说纷纭、千奇百怪。比如,有说先救母亲再和女友一起沉水,也有主张离谁近先救谁……反正人们倾向于认为这种极小概率事件是个两难选择并没有标准答案,是不会当真的。但这道题出现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就必须有个标准答案了。可问题是,这个题目过去无解,必须有解的时候,连专家都有些“蒙圈”了。公开报道中,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刑法学教授徐松林认为生命是平等的,在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先救谁都不冲突!而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持相反观点,认为母亲是家人,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而女友是“外人”,只有道义上的救助义务,这么一说,救母亲就成了必须!
争议暂且搁置!这里要说的是,根据司法部官网信息,司考参考答案于9月24日晚20时公布。估计有不少人在翘首以盼等待这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不论答案是什么,争议注定再起。
客观地说,这道题在试题中分量并不大,但争议却足以让人吵到一地鸡毛!可是,一道近乎无解的题目,何以出现在司考中?我们不知道出题人的目的,但更愿意站在善意和责任的角度来理解出题人的用意。法律实践中争议难免,有的虽然不及“救母亲还是救女友”这般极端和残酷,但处理难度就像是对“救母亲还是救女友”,一定要做出裁判。这一方面,考验着法院本身的公正和公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必须尊重法律,服从法律判决。正如美国著名大法官杰克逊所言:“我们的判决之所以是终极性的,不是因为判决正确;恰恰相反,我们的判决之所以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我们的判决不可推翻。”
实践证明,法院和社会都有很大不足。法院的公信力尚需提升自不必说,但有些时候,也要承认,法院真会遇到类同于“母亲与女友同时落水”这样的棘手案件,判谁赢都面临着风险,败诉一方可能会闹、会上访。如何对待必有的争议?或许,这就是这道奇葩司考题目所蕴含着的法律深意吧。(作者 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