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新闻评论
映象首页 > 新闻评论 > 观点PK台 > 正文

教授有道德污点,还能任教吗?

2015-12-29 10:20 来源:新华网

[摘要] 一度销声匿迹的厦门大学原博导、历史系教授吴春明近日重回公众视野。最终,吴春明被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虽然跟此前坊间预期尚有差距,起码也算得到了公开处理。

   一度销声匿迹的厦门大学原博导、历史系教授吴春明近日重回公众视野。从被厦门大学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到成为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吴春明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华丽转身”,让人们陷入了争论:到底心术重要还是学术重要?

   心术不正,学术何用?

   韩 振

   众所周知,吴春明是一个身背道德污点的人。去年10月,厦门大学发布官方通报称,经过三个月的多方取证和深入调查,查明吴春明与一名女研究生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对另一名女研究生有性骚扰行为,由此决定给予吴春明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处分。

   俗话说,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厦门大学开除吴春明的做法,博得不少人的掌声。然而,吴春明却在短短一年过后,再次穿上闪亮的“新马甲”露面,不免让人“细思极恐”。如果这样也可以,会不会有更多问题教师步其后尘更换门庭?倘若如此,本就滑坡的师德难免会雪上加霜。

   吴春明获再度启用说明教育部门的单方治理可能会力不从心:对于教师而言,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指标无疑具有很大的约束力,但对于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而言,这些指标几乎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更换门庭后,端的已不是教育部门的饭碗。针对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部门联动,填补漏洞。全国上下形成打击共识,构筑一道疏而不漏的防护网,坚决不给这些人空子可钻。要知道,一旦让不道德的人钻了空子,继续冠冕堂皇起来,会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

   古人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人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话是说,无论是作为一般人还是作为老师,品行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学问。今天,一些人和部门忘记了古人的谆谆教诲,功利性地重学术而轻心术,实在是本末倒置,遗患无穷。

   涉诱奸博导“满血复活”不值得惊诧

   乔志峰

   吴春明事件给整体教师队伍抹了黑,危害性极大,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必须把其从教师队伍中清除掉。同时,我们更有必要反思,是谁给了禽兽教授发泄淫威的权力?最终,吴春明被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虽然跟此前坊间预期尚有差距,起码也算得到了公开处理。没想到,时隔不久,他便“满血复活”,担任了某学会的委员,也难怪有媒体要质疑该委员会的立场了。

   实际上,这也不值得惊诧。我百度了一下,所谓“中国考古学会”虽然顶着个“中国”的大帽子,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不过是“中国考古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并非官方机构和组织,其本身到底有多大的权威性恐怕很难说。吴春明到这样的“群众性团体”中当个委员,似乎也并不意味着得到某些认可,更不意味着为其“正名”。如果更理性一点思考,吴春明犯的是“作风问题”,他的学术能力或许尚可。对其劣行当然需要唾弃,但他已经为此付出代价,只要以后不会再犯,也无须一辈子揪住不放,更不能因为他曾经做过错事,就限制其学术活动。否则,既不公平,也不科学。

   吴春明“满血复活”之所以再次成为网络热点、引发关注和争议,无疑跟近年来有太多的高校教师丑闻被曝光有关,让原本神圣的象牙塔蒙羞,让原本受人尊敬的教育者形象受损。对吴春明个人,我们不妨给他个机会,让他能够发挥专长;但对由此暴露出的高校管理问题和教师师德问题,却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拿出治理的措施和力度来。

(责任编辑:张释文)

微视评

新华社评论员: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又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宪法发展的必由之路。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