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港大生想上北大可否尝试转学

2013-10-14 08:30 来源:长江日报

  近日,辽宁本溪高中吧里的一条帖子迅速引发了高中学子的关注,被香港大学文学院录取的本溪市高级中学学生刘丁宁又回到了本溪市高级中学读书。据悉,刘丁宁选择回到本溪,主观上是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可能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客观上,香港大学网上学习时间比较长,刘丁宁的眼睛不太能适应。(10月11日《辽沈晚报》)

  对于刘丁宁,局外人不必多嘴多舌。因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是她的权利。只不过,此事却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大学生退学复读是否一种浪费,是否可以制定学生在平行学校之间转学的规则,避免教育浪费。

  据媒体报道,10月2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公布该报评出的2013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其中香港大学排名21位,北大排名37位。另据报道,2011至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榜上,香港大学居34位,北京大学居49位。

  既然刘丁宁被香港大学录取,学习成绩一定不差,仅从两所大学在世界的排名来看,香港大学的学生转学到北京大学,绰绰有余,北京大学也应该向有志于考北京大学的学生刘丁宁伸出橄榄枝,为刘丁宁办理从香港转学北京大学的学籍手续,成就刘丁宁上北大的梦想,也显示出北京大学的开明和开放,彰显一所大学的胸怀。

  对于刘丁宁来说,返回高中复读,则要浪费宝贵时光。而刘丁宁提前毕业,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从事社会实践,可以干不少事,这对她本人、对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

  北京大学有没有这样的转学先例或机制呢?其实这并不重要。即使没有跨大学转学的先例,可以创造。不妨视为一种破格录取吧。重要的是我们的大学是以一套死板的官僚机制,还是以人为本来对待我们的青年学子。(王捷)

责编:刘大彬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