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新闻评论
映象首页 > 新闻评论 > 评论新青年 > 正文

用制度兜住文明闹婚底线

2016-10-17 12:29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以发文的方式遏制“恶意闹婚”的蔓延有其积极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缺乏制度的强制性,会显得有些乏力。

  今年9月,云南某景区发生一起裸体闹婚事件,两名男子赤身裸体被亲友团绑在树上砸鸡蛋、泼墨水,引发网友热议。近日,针对不文明闹婚行为,云南大理州文明办发文整治并列详细禁止清单,包括裸露身体、着猥亵性奇装异服、扔鸡蛋等。(10月15日《新京报》)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四大喜事,因此,结婚闹婚成为了传统的习俗,本也是为了让这喜庆之气传得更远,氛围更浓,只是“恶搞闹婚”让传统的“良俗”向不文明靠近。

  闹婚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变味的闹婚背后走向低俗、庸俗和媚俗的社会坏风气,如此之风不但让传统的风俗走了样,也让很多人有了“怕婚”的心理,有多少人能在如此的闹婚之下不心灵受伤,即便闹婚者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丢掉尊严的婚姻下,这样的“闹婚”已然成为了一种“病毒”,害人不浅。

  为此,云南大理州文明办发布了《大理州进一步整治不文明闹婚行为的通知》,明确禁止在县市城区道路和公共场所闹婚;禁止出现庸俗下流的歌舞表演、搞笑闹剧以及裸露身体、着猥亵性奇装异服、扔鸡蛋、乱扔杂物、践踏草地、污染水源等行为,由此可见,“恶搞闹婚”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了。

  当然,对发文整治恶意闹婚存在褒贬不一的声音,有人认为这样的整治很有必要,当也有人认为民俗被限制了。笔者认为,不管是否是民俗,闹婚都不应该践踏文明的底线,一旦触碰文明的底线就需要用好制度的篱笆,把传统的民俗“拉”回来。

  以发文的方式遏制“恶意闹婚”的蔓延有其积极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缺乏制度的强制性,会显得有些乏力,所以,用制度的方式,举起法律的重锤,方能打散那些不文明的闹婚行为,让传统的闹婚回归民俗,回归文明。(婧蓝)

(责任编辑:张释文)

微视评

新华社评论员: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筑牢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又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宪法发展的必由之路。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