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当真人秀风行各地荧屏综艺节目之际,百集沪语情景喜剧——《老洋房的笑故事》登陆上海荧屏。从1995年《老娘舅》“开山”至今,20年来,沪语情景喜剧成为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但近几年逐渐淡出荧屏。
正当真人秀风行各地荧屏综艺节目之际,百集沪语情景喜剧——《老洋房的笑故事》登陆上海荧屏。时隔20年再推沪语情景剧,值得期待。
从1995年《老娘舅》“开山”至今,20年来,沪语情景喜剧成为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但近几年逐渐淡出荧屏。此次《老洋房的笑故事》重返荧屏,选择老洋房这个承载浓厚海派文化历史底蕴的载体,来演绎老洋房里发生的笑故事,究竟有哪些看点和新意,又如何吸引年轻观众,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原汁原味的沪语,是申城珍贵的“非遗”财富。用方言拍摄荧屏情景剧,与其他沪语传播方式相比,能更加快捷地展现城市的特色。尽管现在上海许多电视频道里有沪语节目,但沪语情景剧可以更加生活化,通过老洋房住客的矛盾冲突、个人生活中的举手投足,把海纳百川的城市生活娓娓道来,全方位表达上海市民最时新、最接地气的喜怒哀乐,折射老洋房背后的城市变迁痕迹。
从《老娘舅》《红茶坊》《开心公寓》,到《噱战上海滩》《哈哈笑餐厅》,海派情景喜剧曾在沪上荧屏火过,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甚至还被配上普通话、东北话、广东话、安徽话在各地播放,影响极大。但最终导致海派情景喜剧大起大落的,是各频道蜂拥而上,拍摄了过多粗制滥造,甚至落入俗套的情景喜剧,引发观众审美疲劳,收视率下降,最后被逐出荧屏。
这次SMG影视剧中心携手上海人民滑稽剧团重新推出沪语方言情景剧,是一个“借壳”之举,更希望是一个“破壳”之作。期盼新拍摄的《老洋房的笑故事》,认清时下观众的收视需求,紧紧贴住贴近市民生活,充分展现新世纪的上海风貌、当代上海人的风情,反映市民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打破原先沪语情景剧的创作思路和拍摄模式,赋予情景剧浓厚的现代气息和生活节奏感。(王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