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2012-03-12 14:5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是我们的科学家智慧不够,也不是企业家不够聪明,关键还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科技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12.15万篇,位列美、英、德、法之后。从2001年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总数为83.63万篇,位居世界第2位,其论文被引用次数比上年度统计时的5.87次提高了5.8%,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世界平均值为10.71次),排在世界第7位。

  从2005~2010年这五年的统计数据看,中国在SCI发表论文的数量由世界排名第5位跃居到第2位;论文被引用数量由世界第14位提升到第8位;高被引论文(即进入每个学科被引频次前1%的论文)数量由世界第8位升至第7位;在世界三大“名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由世界第10位升至第9位。

  “不论是从数量方面看还是从质量方面看,我国的科技论文水平都有所提高,这表明我国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似乎是对这一判断的证明,此前的11月17日晚,“神舟八号”飞船在与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两次空间交会对接后,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成为世界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实现建设长期有人驻留的太空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2011年中国科技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续写中国科技传奇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仅从科技的角度看,今年科技界亮点频现,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的“太空之吻”。“这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教授日前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肯定地说。

  回首即将过去的2011年,不难发现,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出现。继去年我国研制成功“天河1号”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后,我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今年11月16日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全面开通运行。它是我国第一台、世界第三台实测双精度浮点计算超过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相当于20万台个人电脑运算能力的总和。在2010年5月发布的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星云”名列世界第2;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星云”排名世界第4。此外,“星云”还是绿色超级计算机,每瓦能耗实测性能4.8亿次,是我国新一代超级云计算中心建设的主力机种。

  继去年我国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进行3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具备3500米级别载人深潜和作业能力的国家之后,今年7月28日,“蛟龙”号再次成功突破5000米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成功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的传奇。

  据国家海洋局专家介绍,在去年完成3000米级海上试验返航之后,“蛟龙”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系统、绝缘检测系统、视频系统的技术改进升级,并最终经受住了5000米大关的考验。“我们国家要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必然要发展载人的大深度潜水器。这次海试成功,意味着我们可以到达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处,也为明年下潜7000米深海奠定了基础。”

  激光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但多年来,波长小于200纳米的深紫外波段,一直是个神秘又难以逾越的坎。由于深紫外激光源的缺席,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无法开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开始组织力量研究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技术。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KBBF晶体倍频输出深紫外激光,并发明棱镜耦合技术,最终发展出实用化的深紫外固态激光源,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技术的国家。基于此项技术,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深紫外激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等8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均为当今世界所独有的科研利器,居深紫外领域国际领先地位。

  深紫外固态激光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新型科学仪器的研发提供了难得机遇。本刊记者从科技部网站上看到,旨在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已经启动。这一专项的实施,有望改变我国科研仪器设备大多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来自科技部的信息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增长20%以上,从80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约2000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支出从2450亿元增长到约7000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74%。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达到5700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了255万人年,居世界第1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3。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390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

  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覆盖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及国防技术与装备五大重点领域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业已全面启动实施,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重大专项成果丰硕

  在“十一五”期间大飞机、大型核电站、油气开发、水污染治理等专项取得一批阶段性创新成果之后,“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科技重大专项也取得一系列核心技术成果。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重大专项目前已在成套工艺方面,完成了“65纳米成套产品工艺”整体研发并进入批量生产,使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水平首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装备整机方面,多台12英寸关键整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实现突破,改变了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的被动局面;研制的12英寸65纳米介质刻蚀机产品已获得国内外批量订单20台;研制的12英寸65纳米栅刻蚀机通过全部工艺验证。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参与专项各单位已累计申请专利4248件,研发成果实现销售超过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长近千亿元。

  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今年也进入收获期。今年以来,浙江贝达、江苏恒瑞和先声药业分别上市了本公司的重磅新药,日前,国家重点扶持的一类生物医药普佑克又成功上市,它是唯一一个成功上市的、属于基因工程类的生物医药品种。

  据了解,普佑克是“十一五”我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第一个治疗用生物制品一类新药,临床上用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类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血栓性疾病,我国每年的发病人数为1000万,病死人数有100万。血栓性疾病已经占据全球疾病总死亡率的第一位。

  卫生部科教司司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施办公室主任何维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全国已有16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20个品种提交新药注册申请,还有十多个自主研发的新药在发达国家进行了临床试验。“十二五”期间,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将更鼓励“突破式创新”。

  11月初,“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从潜水“蛟龙”到仿真服务型机器人“交龙”,从国产飞机C919、ARJ21到国产水陆“西贝虎”两栖全地型车,多项国家重大专项成果在这个舞台集中展示;11月6日,“2011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在长沙开幕,“核高基”、数控机床、油气开发、新药创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再次集体亮相,其中包括数十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终端、真空机械手、沃Phone和Ophone手机操作系统、国产高档数控装置及系统、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模型、C919大型客机模型、月球车模型等百余项展品。

  本刊记者获悉,为了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进展及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最近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组织了80多位专家,按照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生物与医药和先进制造四个板块成立了4个监督评估组,在全国进行摸底和调研,并召开部际联席会议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工作进行整体评估。会议认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带动了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前,有关部门已决定,由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来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拟定四大板块技术路线图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接,使重大科技专项成为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核心和产业引擎。

  另外,为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结合“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我国还将在清洁能源、深海探测、深地勘探等方面,选择有望实现突破的重大任务,调整充实重大科技专项。相关部门也将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等政策,助力国家重大专项的发展,真正发挥其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技术带动和产业引擎作用。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倞表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专项全新的运行机制和国家的资金投入,也极大地激发了参与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为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编:万晴晴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