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名人故居频现保护争议 开发修缮折射多方困局

2012-07-21 10: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徐志摩故居遭拆迁、梁思成夫妇故居遭“维修性拆除”、章士钊故居遭“超范围施工”……近来,历史名人故居陷入修缮争议之声不断。缺乏可行的监管机制和责任认定,正让一些受保护建筑陷入欠修缮、被破坏的境地。

  面对众多可能陷入争议的历史建筑,如何保护开发才能治标又治本?专家认为,保护历史建筑已是社会的共识,眼下更需要法律对保护责任的确认和有效监督。化解开发与修缮的“两头难”,已是文化保护绕不开的一道坎,成为城市发展中考验政府智慧的新命题。

  从“维修性拆除”到“超范围施工”

  在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名人故居、优秀历史风貌建筑的命运,似乎总是牵动人们的神经。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对史家胡同51号章士钊故居的停工令,称该拆除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勒令立即停止施工,听候进一步处理。

  此前,有多处名人故居遭遇“保护性拆除”或被不合理占用,已成为舆论的焦点。

  “保护基础上的适度开发是合理的。如果观念上没有将历史建筑视为社会资源,就可能出现破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表示,由于流转中的各类原因,一些受保护建筑至今有居住、租用的现象。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766722处,其中属新发现的达69.91%。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中,保存状况较差的 占17 .77%, 保 存 状 况差的占8 .43%。如果没有完善、有效的监管措施,这些社会的文化财富将失去安全屏障。

  名人故居为何修缮难

  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给予帮助;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有专家表示,对名人故居中已列为文物的建筑,虽然法律已明确了修缮责任,但现实的资金来源仍非常受限。

  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沈祖炜认为,保护不可移动文物涉及购入、修缮、维护,乃至周边规划开发。长期看仅靠个人经济实力,很难尽到对文物的保护责任。“政府部门有难处,使用开发也有难处,归根到底是不易明确谁来出资、谁来修缮、谁来使用。”

  未列为文物的受保护建筑也需要及时修缮,但专业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队伍费用不菲。国内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曾显示,该市众多的优秀历史建筑中,仅有约50处表示能自行解决保护修缮经费,面积仅占保护建筑的16.51%。

  此外,一些受保护建筑的管理权较为分散,导致文物保护部门不易监测建筑现状。专家表示,对这些建筑的维护监管、受让补偿还缺乏统一的标准。

  “及时修缮在现实中有不少难题,一是文保部门在经费上有一定的缺口,二是民间参与保护的意识和动力不足”,阮仪三认为,一些使用者对建筑本身缺乏感情,只有使用的需求,或存在现实的难处,迫切需要完善配套政策。

  一位上海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保护建筑修缮保留的一大难题在于,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名人故居、风貌保护建筑实际上都住了很多居民,修缮难度很大,遭遇到各种出资难题。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