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劳务派遣乱象调查 大学生农民工都曾上当受骗

2012-08-27 10:30 来源:南方日报

  劳务派遣乱象调查 大学生农民工都曾上当受骗

    绘图:陈健珊

  今年夏天,对于大学生刘美丽和农民工王大力而言是一个暗淡的季节。两人的人生轨迹不同,却同样因为劳务派遣遭遇挫折。

  劳务派遣,这一新兴服务业自进入中国以来,催生了大量劳务派遣机构,同时也招致不少非议。

  2008年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写入章程,赋予了这种新型用工模式合法地位。但4年多来,现行法律在约束劳务派遣行为方面的缺陷日益显现,修法的呼声随之而起。

  8月5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结束,此次修改主要针对的就是劳务派遣。据中国人大网统计,1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了各类意见557243条。该数字创下了2008年法律草案开始在网上征求意见以来的历史之最。

  如此高涨的关注热度下,反映的是劳务派遣在职场中造成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的劳务派遣市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乱象?南方日报记者在劳动派遣业务活跃的穗莞两地展开调查。

  大学生遭遇

  某银行用工谎言

  用正式员工的名义招聘,却只能以劳务派遣工的身份签订两年合同,广州某银行涉嫌用工诈骗

  “我只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刘美丽去年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比亚迪公司工作,拥有正式员工的身份。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对国企“铁饭碗”的追求。

  今年4月,刘美丽从某求职网上获知广州某商业银行微小贷事业部正在招聘员工,招聘公告的最后一条款明确指出:“应聘者成功录用后,将成为银行正式员工。”

  “正式员工”这四个字让刘美丽心动了。为了确认信息,她登录该银行的官方网站,从那上面找到了招聘公告,这才确信无疑。

  刘美丽通过网申投递了简历,并很快通过了笔试、面试数个环节的考核。5月底,收到录用通知的刘美丽,带着圆梦的愉悦心情,从比亚迪公司辞职。

  之后的两个多月里,一切仿佛水到渠成般顺利,入职、培训、开始试用期。直到8月初的一场会议上,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把她从美梦中惊醒。“人力资源的负责人突然告诉我们,总行的编制没有批下来,我们这一批入职的新员工,只能以劳务派遣工的身份签订两年合同。”

  刘美丽和其他25名新同事当场表示抗议,但被告知没有其他选择,要么签约,要么走人。

  “他们这是欺诈。”8月10日,刘美丽对记者说,“该银行每年都会招两批人,之前几批员工全部有编制,为什么到了我们26人,说好的正式员工突然就成了劳务派遣工?”

  记者分别致电该银行人力资源部和微小贷事务部试图了解情况,两方却全否认了存在该批招聘。“银行方告诉我们没有编制后,赶紧就把官网上的招聘公告撤了下来。”刘美丽说。记者通过电脑登录该行官网,果然没有找到5月份的招聘公告。

  不过,银行方“抹除痕迹”的工作做得并不彻底。记者改用手机登录该行的移动版官网页面发现,那上面的招聘公告并未撤下,所有信息正如刘美丽所言无误。

  刘美丽和同事们的努力没有结果。心灰意冷的刘美丽,于8月18日正式拒绝了该银行提供的劳动派遣合同。至此,她甚至连合同是跟哪家劳务派遣公司签都没被告知。

  发稿前,记者再次联系刘美丽,得知,除了她以外的25人均选择妥协与该银行签了约——两年劳务派遣工。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