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和它的小伙伴们资料图
凭借着对中国乃至全球乳品原料的大规模出口,恒天然早已经成为世界乳制品市场价格的“风向标”。如今,“奶霸”再次“涉毒”,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它引发出来的这张“毒网”究竟有多大?有哪些企业、哪些品牌、哪些产品“中招”?恒天然和它的小伙伴们,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
2013年8月的第一个星期里,邓霓已经不知道该给她9个月大的宝宝喝什么奶粉了。此前,达能旗下的可瑞康品牌奶粉一直是这位年轻妈妈的首选,但是在最近的一周内,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和中国质检总局相继发出消费警示,建议不要给婴儿喂食可瑞康1段婴儿配方奶粉和2段延续较大婴儿配方乳粉。
原因出在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原料生产环节。8月2日,恒天然对外披露称,在2013年的7月31日,公司发现38吨浓缩乳清蛋白粉可能被肉毒杆菌所污染。
浓缩乳清蛋白粉,简称WPC80,这项原料可以生产婴儿配方奶粉、成长型奶粉,以及运动型饮料。据恒天然CEO西奥·史毕根斯(Theo Spierings)介绍,这些被污染的原料是在恒天然位于澳大利亚HAUTAPU工厂里的三个批次的产品里面发现的。
关于肉毒杆菌,国内已有卫生领域的专家指出,这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肉毒杆菌在不正确加工、包装、储存的罐装食品或真空包装食品里都能生长。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在临床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需要在120摄氏度加热10分钟后才能被消灭,而家庭在冲泡奶粉的时候往往使用的都是温水,因此起不到相应的杀菌作用。
在得知此消息后,邓霓开始停止给她的孩子进食可瑞康奶粉。“我先是准备给宝宝改换荷兰牛栏奶粉,但很快听说牛栏也中招了;家里人又建议换雅培的奶粉,但没两天新闻里开始说雅培也有问题,我现在真的是没方向了,不知道喂什么奶粉安全。”这位年轻的妈妈对本报记者抱怨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毒奶粉”事件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广,据目前最新公开资料统计显示,此次“毒奶粉”的涉事品牌及公司总共包括:娃哈哈、可口可乐、多美滋、可瑞康、雅培、牛栏、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Vitaco饮料公司以及三家位于大洋洲的动物饲料公司。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评价说:“这是国内继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最大的一次奶粉风波。”
上海一家进口奶粉公司的副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的产业链高度整合,上游企业出现问题,整个产业均受影响,所有号称原厂原装原罐的奶粉都中招。消费者该醒醒了,那些所谓的欧洲品牌,美国品牌,其实都是来自新西兰,区别只是品牌上的不同。”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