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镇江市原副市长被双规 在涟水县主政期间双规多名官员

2014-06-12 07:5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已经相信命了。”黄克付从沙发上蹦起来,用沙哑的嗓门大吼。他皮肤黝黑,表情严肃,“因为我的八字和我们的县委李书记相克”。

  其他几人顿时大笑,点头表示赞同,“谁让你叫克富(付)呢?”话锋一转,“我们也与李书记相克。”

  黄克付原是江苏淮安市涟水县涟城镇(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副镇长,分管城建、土地等“肥差”领域,2006年12月5日被县纪委“双规”,2007年7月被判刑6年,2010年6月20日提前释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黄是“县委李书记”上任后第一个被“双规”的涟水县干部。此后,涟水有多名干部相继被“双规”。

  出狱后,黄克付开始联系“县委李书记”,并试图搞清楚“为什么第一个办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县委李书记”,指的是作为扶持苏北发展战略的代表人物之一,于2006年4月18日从镇江调任淮安市委常委、涟水县委书记的李卫平。

  2014年2月25日,中纪委发布消息,李卫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此时,李卫平已离开涟水,职务为镇江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2014年5月28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宣布对李卫平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自李卫平被“双规”后,经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2个月的采访,李卫平在涟水县主政期间个人色彩鲜明的官场生态逐渐得以还原。

  总体而言,李卫平治县特别善于利用两大工具——纪委和政法委(以公安为主)。前者用于平衡官场,后者则用于掘金市场,特别是针对民营企业家。

  “把涟水的盖子揭开”

  李卫平升任淮安市委常委兼涟水县委书记后不久,黄克付对于自己要“出事”就有察觉,并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李卫平上任后第一把火烧在吏治。“要把涟水的盖子揭开,要办一个副镇长。”李在一次党政廉政作风建设会上表示。于是,黄克付成为第一个。

  闻风声后,黄克付动用关系,请时任涟水常务副县长把涟城镇领导班子分工进行了调整,将“城建、交通、土地”的“肥差”切割到其他分管副镇长所辖。

  黄克付为此绞尽脑汁,极力迎合李卫平。“我还搞了万人签名的零拆迁活动,以此表现我在城建领域尤其是拆迁工作上的成绩。”黄说。

  但两人真正的面对面冲突却是因为另一件小事,桃园小区车库事件,事发2006年10月。

  这一工程是黄克付分管领域,取得了所有手续,即将完工时却突然被通知拆除。

  黄李两人为此在李卫平的办公室发生了争执。在提出了不应拆的几大理由后,性格冲动的黄克付当场提出,“如果李书记真觉得我在车库建设上有问题,我自己主动辞职,不干了。”

  “李卫平当时推开椅子猛站起来,但没有冲着我直接发火,说,就这样吧。”黄克付回忆,当时还有另一位县领导班子成员在场。

  到当年12月6日,在没有“双规”通知书的情况下,黄克付被涟水县纪委“双规”,前后36天。此后不久,涟城镇党委书记顾明忠也被“双规”。

  李卫平所说的涟水县“盖子”被揭开。

  熟悉纪检工作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按正常流程,对副科级干部执行“双规”,需要由县纪委常委会向县委常委会汇报后,再向省辖市市纪委报批。

  遭遇黄克付类似“待遇”的还有当时担任灰墩镇镇长的嵇友山。

  “镇里有一个工程,执行预算约59万元,但李卫平考察后认为,原有工程级别太低要提档,应该按120万造价,要求更换建设方。作为镇长,我本可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但我不敢,奋斗了30年才熬到镇长,担心审计,到时候自毁前程。”嵇友山说。

  嵇友山表示,当时还摸不清县委书记的脾气,于是决定赌一把,上书李卫平。但李卫平未理会嵇友山的上书,以将近70万的价格将此工程转给上海一家建设方。

  适逢一位朋友来拜访,嵇友山酒后吐怨言,然而这位朋友却“路见不平”,发短信给李卫平为其抱不平。

  此举将李卫平激怒,不仅嵇友山的这位朋友被“跨地区追捕”,嵇友山本人也被“双规”,以受贿19次、51360元判有期徒刑3年。

  嵇友山曾向江苏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实名举报李卫平,而在嵇被“双规”期间,却被要求交待“如何揭发县委书记”。嵇友山据此推断,“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被监听了。”

  不过,一位纪检监察人士在仔细研究了黄克付等人的法院判决书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部分事实也只有黄克付等当事人自己清楚,但判决本身并不失公允。”

  一位已调离涟水县纪委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当时李卫平的指示是,纪委的人不办人,就自己去找位置。”

  “所以,我们办案时都很明确对被调查者说,你不要怪我们,大家都理解。”上述人士说。

责编:李宜馨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