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银行不良贷款率10年来首次突破1% 遭遇“抢食”

2014-08-20 09:22 来源:国际金融报

  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0年来首次突破1%。通常意义上讲,这是个坏消息。

  至少银行有些急。“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上半年监管层对各家银行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各家银行也在想法处置不良资产,而且越接近年底,这个处置力度就越大。因为谁都不想年报太难看。

  但这也不全是坏消息。1%的不良率,也就意味着2900多亿元的不良资产,对于东方、信达、长城、华融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而言,这就是盛宴。过去,这个“盛宴”是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独食”。但随着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正式成立,显然“抢食”不良资产的竞争者已经出现了,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多。

  这些被银行记录为坏账的不良资产究竟有何投资价值?资产管理公司又是如何利用这些不良资产来获利呢?对整个金融生态圈而言,他们究竟是“清道夫”还是其他?越来越多的“食客们”,是不是客观需要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那么,到底他们能消化多大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率仅1.08%?

  “多年来,银行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隐匿不良贷款的操作方式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没有一家银行不这么做的,因为银行要应付各种考核指标,也需要拿出不至于太难看的业绩报表应付投资者。”

  从1%到1.04%,再到1.08%,这是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今年上半年两个季度的变化。尽管,仅从数据变动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变化似乎并不太大,然而对基数庞大的不良贷款余额而言,这样的增速不得不令银行与监管机构紧张并警惕。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银行业处置回收不良贷款922亿元,核销不良贷款1001亿元。尽管回收和核销的规模逼近2000亿元,可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仍达1024亿元,这样上半年银行确认的不良贷款总规模就超过2900亿元。

  截至6月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达6944亿元,且已经出现连续11个季度上升。至于原因,按照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近日署名文章分析,随着国内经济下行、房地产价格回落、投资回报下降等情况迅速波及银行体系,银行贷款随之过度紧缩甚至冻结,形成中国式“押品(房地产)—损失”螺旋,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是造成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风险因素。

  “1.08%这显然已经是银行经过重重粉饰之后的数据。多年来,银行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隐匿不良贷款的操作方式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没有一家银行不这么做的,因为银行要应付各种考核指标,也需要拿出不至于太难看的业绩报表应付投资者。”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直言,“银行业实际不良贷款率在10%以上。”

  贾文涛(化名)是一家国有银行风控部门的职员,而在此之前他曾经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一家有过近5年的工作经历。因此跳槽到银行后,贾文涛主要的工作内容依旧是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关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实际状况的确要比报表所体现的来得更为严重,其实从去年开始我们整个部门以及我个人的工作量就开始增加,而且这种感受是相当明显的。至于真实的数据究竟是多少,那不是我能得知的。”

  在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之时,展期、续贷等手段是银行惯常采用来降低不良率的方法。更有甚者,有相当一部分的不良贷款银行并不会披露,而是将其隐匿于好资产之中,只要不出事就很难暴露。日前,广东省金融办原副主任李若虹涉嫌严重违纪,进而暴露广发银行高达580亿元的不良资产问题。

  仅李若虹遭调查一事就带出580亿元的不良贷款,又有多少人能相信一家银行公布的在过去半年甚至一年中仅增加几十亿不良贷款的报表?广发银行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行不良贷款余额62.01亿元,不良贷款率0.87%。而迄今为止已公布2014年半年报的3家银行截至6月底的不良贷款余额也是“说少不少、说多不多”的状态。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6.68亿元,较年初增长14.95%;不良率0.92%,较年初上升0.03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5.71亿元,至176.32亿元;不良率为0.93%。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3.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65亿元;不良贷款率0.93%,比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仅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上半年银行系统新增贷款就有5.7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更是达到10.57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然而,上半年整个国民经济有多少增长?股市表现又如何?”谢国忠表示,“越来越多的钱贷出去,而经济并未获得实质地改善,这表明其中很多贷款是已经出问题或将出问题的。”

责编:王文静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