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京津冀”一体化的配角们:承接产业、避免虹吸

2015-05-04 08:56 来源:经济观察报

  在由北京、天津、廊坊、沧州等联袂担纲主角的“京津冀”大戏中,身处边缘地带的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有望入选配角。

  尽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还未出台,但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三省四市纳入一体化的消息已不胫而走。去年1月中旬,国家发改委曾组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市、区)的发改委负责人,研究讨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扩围问题。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国家发改委也多次向这四个城市征求意见、建议。

  与身处核心区的主角不同的是,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均分布在边缘地带,产业外迁少有优质项目能冲出河北诸市的重重“拦截”、转移至此。作为配角,他们更多的是为京津冀核心区输送能源、农产品与劳动力等资源要素。

  主角与配角

  在电影里,配角总是居于主角身后、镜头边缘,为影片默默地做着贡献。在“京津冀”这场大戏中,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均处于最外围,与北京相距三四百公里。之所以能够入围并非是他们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而是它们拥有着核心区所稀缺的资源优势。

  从地理交通上来说,山东德州在上述四个城市中最具优势。德州,位于山东最北部、紧邻河北,是连接华北、华东和中原三大经济区的交汇点。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德州进入了北京“1小时经济圈”。

  德州市市长杨宜新曾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德州被定位为“京津产业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送基地、京津地区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可是,在上述四个功能中,“产业承接基地”与“生态功能区”之间又相互制约。“从北京、天津首先转移出的产业必然是传统产业,往往附加值低,又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德州在‘京津冀’本身起着生态屏障的作用,如果河北不要的产业,德州也很难承接。”德州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认为,德州入围更多的是承担为京津输送农产品与劳动力的任务。

  目前,德州拥有高校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49所,其中上万人的高校4所,每年培养各类高中级职业技术人才20余万人。而德州在京津地区务工人员达到28万,仅天津滨海新区就有11万人。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常年粮食产量占山东省的1/6、全国的1.5%,棉花总产量占山东的1/4。此外,德州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6%,年出栏生猪550万头、肉牛85万头、肉禽2亿只,北京市场上10只鸭子里面就有3只来自德州。早在2011年,德州市就与北京最大的食品产业集团北京二商集团签订了战略协议,为之供应粮菜肉蛋。

  不仅德州有此特征,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也拥有“京津冀”所稀缺的独特资源。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均是农业大市。目前,赤峰市每年有余粮7.5亿公斤以上,年产农作物秸秆30亿公斤左右,大小牲畜存栏700万头只以上,其中牛80多万头,羊550万只,鲜奶产量4.3万吨。乌兰察布2014年冷凉蔬菜、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0万亩和411万亩,北京市场70%以上的马铃薯是由该市供应。

  事实上,每个都市圈都需要部分城市承担区域性农产品供应基地的职能。如,“长三角”的嘉兴、“珠三角”的东莞都曾一度扮演着这一角色。

  而山西大同和乌兰察布能够入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者同为资源型城市。山西大同凭借煤炭储量大、质量高被誉为“中国煤都”,煤田总面积1827平方公里,探明总储量近380亿吨,煤炭几乎成为全部的经济支柱。乌兰察布市煤炭储量也有41亿多吨,其“风电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大风电基地,多年存在窝电现象。

  山西省政府一位官员透露,为了能入选,全国两会上山西方面以全团代表签名的方式,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建议,恳请有关方面将山西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当中,希望作为京津冀能源供应的“大后方”;在环境治理方面,山西也可以与京津冀实现联防联治。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分析道,煤炭、电力、农产品、劳动力以及旅游资源,正是这些入围“京津冀”的配角所拥有的构成一个经济圈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也给周边城市带来融入国家战略和错位发展的机遇。

责编:安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