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因出国分歧引命案 2次精神病鉴定结果不一

2012-12-17 14:11 来源:法制网

  精神病鉴定能否成“免死牌”

  两次庭审中,何虹健的母亲都向被害家属下跪,请求谅解,并希望协商赔偿问题。被害家属表示不接受民事赔偿,只求何虹健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悲剧酿成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对方又折腾出精神病鉴定,说是因为得了精神病才杀人,这样的结果怎么叫人接受?”康婷婷的父亲康富文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何虹健的父亲事后还发短信来说孩子们都是好样的,这样的伤害让人如何谅解?

  有无精神病及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成为影响何虹健罪刑轻重的决定要件,鉴定意见成了唯一可能的“免死金牌”。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共有55家司法鉴定机构,其中20多家机构可以从事精神病鉴定,每年受理精神病鉴定案件四五千件。新刑事诉讼法删除了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进行精神病鉴定的内容,新刑诉法实施后,精神病鉴定案件数或将大幅增加。

  “精神病鉴定是司法鉴定各类业务中难度最大的一类,尤其是针对刑事犯罪重刑犯的鉴定,短期无法显见,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鉴定意见是否采信,取决于鉴定的原理、标准和司法鉴定手段是否按照法律规定及是否科学。”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文书司法鉴定室主任翁里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以文书鉴定为例,不同的鉴定机构,可能会出现两到三种不同的鉴定意见。不同鉴定意见如何统一,在诉讼程序中,是由法官审查、经过质证后予以采信,最终作为定案的根据。

  强化鉴定人出庭作证义务

  早在2006年,针对陕西“7·16”邱兴华特大杀人案,专家们掀起了一场针对邱兴华有无精神病、是否要进行精神病鉴定的舆论潮。而近年来,假借精神病鉴定之名为嫌疑人开脱罪责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法律专业人士认为这给鉴定机构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

  那么,对司法鉴定意见存在争议怎么办?

  浙江省司法厅司法鉴定管理处处长潘广俊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针对当前重复鉴定、多头鉴定现象偏高现状,要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司法鉴定意见争议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司法鉴定社会公信力。

  “解决司法鉴定意见争议,既要充分考虑到司法鉴定人负责制的特性,又要立足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司法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潘广俊说,司法鉴定意见争议评价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重新司法鉴定方式,修正原司法鉴定意见缺陷,二是推行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甄别司法鉴定意见争议分歧,三是依靠司法鉴定专家评价,为解决司法鉴定意见争议提供专业支持。

  调查显示,全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仅为5%,不仅影响庭审案件质量,还易造成冤假错案。

  记者了解到,新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3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还规定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其是否出庭成为鉴定意见能否作为法定证据的前提。

  “强化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义务,赋予当事人对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权,可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司法鉴定暗箱操作,减少对司法鉴定意见的争议。”潘广俊认为,司法鉴定意见争议评价难度大,涉及鉴定权启动、执业过程、执业监管、法庭采信4个环节,需要依靠行政管理、行业协会、法院的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随着新刑诉法实施,法庭对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落实,多数司法鉴定意见争议应当通过法庭质证甄别争议分歧。

责编:周艳博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