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舍近求远选好学校 家长开学一周就后悔了

2012-10-27 07:23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故事2

  把孩子塞进重点班

  结果厌学了

  “早知道是这结果,打死我也不把孩子塞进重点班。”说起儿子上学的事儿,秦女士很自责。她儿子今年上初中,就近分配到家附近的一所中学,学校有个实验班,也就是所谓的重点班。“好班肯定老师好,硬件好。”

  正好,她有朋友认识学校的校长,还没开学她就托人“活动”了。最终,儿子被送进了实验班。

  不过,重点班都是选拔出来的优秀生,秦女士的儿子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在班上显得有点另类。

  每次考试,孩子都在班上垫底,没人和他玩,觉得很没意思。后来,孩子逐渐开始厌学,有时不去学校,家长问就说学不会,跟不上。

  “本来很听话的孩子,竟然厌学了。”秦女士说,本是为孩子好,没想到弄巧成拙。

  观点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在老师们看来,“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郑州86中学和郑州聚源路小学校长李永强说,不少家长为孩子择校,是出于一种功利的心态,而不是从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进入热点学校、所谓的重点班,肯定会按照自己设定的线路发展,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只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最优质的教育,建议家长摆正心态,多尊重孩子的意见。

  所谓适合孩子的教育,李永强解释说,大前提是不能违背孩子的健康,其关键是心理健康,其次要看孩子的知识能力储备情况。

  无论是热点学校还是重点班,孩子们大都站在一个平台上往前冲,而托关系进去的孩子,一定是在这个平台下面。老师也是站在这个平台上推进课程,这对后进来的孩子是种伤害,这种伤害对孩子一生都会产生负面作用。

  这就好比让1.7米的孩子去打NBA,孩子想的肯定不是如何打好这场球,而是为什么我会比别人低这么多。孩子开始也许会努力往前追,如果努力多次仍追不上,必然会放弃,继而产生自卑心理,这很不利于孩子长期发展。

  李永强说,从办学角度讲,教育是有规律的,要因材施教。教师也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来实施教育的。教育也要适应生命的成长规律,什么时候给什么教育,就像做农活,到什么节气做什么农活,揠苗助长肯定是不行的。(记者 王春胜/摄 施彩英 吴静)

责编:杨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