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瘦肉精、染色馒头、膨大剂西瓜事件

2012-07-08 13:43 来源:精品网

  蒸功夫香精包子、双汇瘦肉精事件、肯德基的“豆浆门”事件、燕之屋等血燕成毒燕......2011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被频繁曝光。

  一.2011年9月14日:蒸功夫香精包子 

  北京,昌平霍营地铁站附近的“蒸功夫”包子店,馅料加工处的各种“香精”。一种“veltol”品牌的“肉味香精”被广为使用,这种香精几乎全是英文标注,销售商更是神秘地说“国家已经不让卖了,只能偷着用”。

  违禁香精包子,是指在包子馅料中加入耐高温、香味不易挥发的香精,使包子味道鲜美。2011年9月,有媒体报道朝阳区一些“蒸功夫”包子铺在制作包子时使用香精,2011年9月14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开始对部分“蒸功夫”包子铺进行检查。

  二.8月29日:东来顺的“果汁门” 

  和讯网:【东来顺被曝勾兑鲜榨果汁 专家称对青少年危害大】近日,有读者举报称,位于南河沿大街的东来顺华龙街店鲜榨果汁系果粉勾兑。记者应聘服务员进入该店,获知鲜榨果汁的制作售卖过程。该店鲜榨果汁是用果汁伴侣、添加剂和少量果肉勾兑而成,1扎成本控制在10元左右,售价却达五六十元。

  三.2011年8月22日:海底捞被曝“勾兑锅底和饮料” 

  新浪财经:【海底捞被曝骨头汤和饮料系勾兑 肉类不称重】据《城市信报》报道,海底捞骨头汤和饮料都是兑的。培训师特别嘱咐“一定不能这么和客人说”。另外,包间和大厅的餐具都会放到消毒柜里进行消毒,但有种餐具是没有放进消毒柜的——筷子。切好的肉被指没有称重,而是直接放到冷藏柜里。

  四.2011年7月29日:肯德基的“豆浆门”事件 

  环球企业家杂志:【肯德基承认用浓缩液与豆浆粉冲调豆浆】广东一家肯德基门店外堆放着几箱豆浆粉原料的图片揭开了其豆浆的真实成分。《京华时报》调查发现,按豆浆粉兑水比例计算每杯豆浆成本约0.7元,肯德基热豆浆每杯5.5元、冰豆浆每杯6.5元。肯德基承认其豆浆系浓缩液或豆浆粉调配而成,但称从未宣传豆浆“现磨现做” 。

  五.2011年6月22日: 燕之屋等血燕成毒燕 

  广州日报 :【昂贵血燕检出高浓度亚硝酸盐】在染色血燕检出高浓度亚硝酸盐被曝光后,番禺市民周美玲将家里的血燕拿去检测。没想到,为求保险,托朋友在厦门燕窝专卖店“燕之屋”购买的血燕,亚硝酸盐含量竟然高达3.6g/kg。广州市食安办副主任王凡表示,如此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对人体肯定有害。

  六.2011年5月:黑心北京烤鸭 

  2011年5月,“北京黑心烤鸭”被曝光,消费者反映在北京前门等地买到的袋装便宜“北京烤鸭”,打开居然是一堆烂肉!随后记者调查发现,黑烤鸭包装上的一切信息都是假的,追查源头成为难题。目前,北京市东城公安、工商通过抓获在北京站地区销售“黑心鸭”的经销商,顺藤摸瓜,牵出其上家以及烤鸭生产地。

  据了解,之前市场上销售的两个品牌的“黑心烤鸭”均来自河北博野县,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号称“北京烤鸭”,但是这种“黑心烤鸭”却不是烤出来的,而是用酱卤腌制的,原料多为劣质鸭,有的甚至用不明来源的病死鸡肉,放入大量的香辛料掩盖异味。

  七.2011年5月:膨大剂西瓜 

  5月8日开始,江苏镇江丹徒区延陵镇大吕村40多亩西瓜大棚,就像布下了“地雷阵”,已结满瓜藤的大小西瓜,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有的炸得四分五裂,有的炸得像一朵花。其他瓜农的数十亩西瓜同样开始满地“开花”。有瓜农和专家指出,瓜农施用的“膨大增甜剂”是造成爆瓜的原因。

  膨大剂,化学名称叫细胞集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的危险,能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此外,使用膨大剂后的果蔬味道变淡,吃起来口感不好,也不利于长时间储藏。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授徐克成认为:膨大剂按规范使用是无毒害作用的,但是如果滥用、大剂量使用膨大剂,是有潜在风险的。我国自引进以来,没有明确的规范剂量。很多农户为了利益大量施用膨大剂。农产品检验机构不会检测这项指标。

  八.2011年5月:激素黄瓜 

  2011年5月,据媒体披露,有销售黄瓜的小贩自曝,不少头顶黄花身上带刺的黄瓜,都是抹过激素和避孕药的,以此保持黄花不败,并让黄瓜看着新鲜,这种黄瓜被称为“激素黄瓜”。

  然而,这种顶花带刺的黄瓜真的是涂抹了避孕药的结果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师孟焕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顶花带刺的黄瓜肯定是用植物激素处理过了,而不是避孕药。正常情况下,黄瓜成熟后,顶部的小黄花会自然枯萎、掉落。而使用了生长素类激素的黄瓜,它的成熟期也会变短,成熟时顶部还留有鲜艳的黄花。

  据悉,植物生长激素的抽检还没纳入检测范围。

  九.2011年4月28日:重庆“毒花椒”事件 

  “罗丹明B”,俗称“大红粉”,呈红色粉末状,部分不良商贩将其作为苏丹红替代品,属于非食品原料,会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2008年,我国明确规定禁止将其用作食品添加剂。4月28日,重庆市九龙坡区**分局通报称,当地警方查明一起销售毒花椒案件,查获上万斤毒花椒,该毒花椒中含有致癌物罗丹明B。今年3月25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质监局从重庆某食品生产基地送检的火锅底料和麻辣鱼底料中检验出罗丹明B。

  十.2011年4月:塑化剂事件 

  2011年4月,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连日来,台湾岛内多家媒体均对此事进行报道,相关机构仍在持续追查相关食品业者。台湾日前出现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事件。

  截至6月6日,受事件牵连的厂商已经达到278家,可能受污染产品为938项。

  截至6月12日,大陆4家企业8个样品中检出塑化剂类物质,其余样品未检出。另外,抽检的140多份方便面样品,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情况。

  十一.2011年4月23日:墨汁粉条事件 

  “红薯粉条”这样造:墨汁+柠檬黄+石蜡+果绿或增白粉,用玉米淀粉制作所谓的“纯红薯粉条”,为让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4月23日上午,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工厂证照齐全。检查发现,该作坊的红薯粉是用普通玉米淀粉做原料。现场还发现大量墨汁、柠檬黄60、果绿等添加剂,黑色液体也正是由这些添加剂兑成。执法人员查获了1万多斤已包装好的“纯红薯粉条”成品,还有大量半成品在晾晒或浸泡。执法人员称已经有很多市民吃了从市场上买的红薯粉后上吐下泻。

  十二.2011年4月17日:毒豆芽事件 

  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尿素超标27倍。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 沈阳市农委法规处杨宏介绍:“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的。而该黑加工点使用了至少4种添加剂,其中尿素严重超标,恩诺沙星是一种兽用药,6-苄氨基腺嘌呤是一种激素。加入尿素和6-苄氨基腺嘌呤可使豆芽长得又粗又长,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黄豆的发芽率。但是人食入后,会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

  十三.2011年4月11日:染色馒头事件 

  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其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采访中,一生产馒头的工人称“这些馒头打死我都不会吃”。不禁令消费者咋舌。2011年4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部门依法刑事拘留。

  十四.2011年3月25日: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 

  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

  十五.2011年3月15日:双汇瘦肉精事件 

  险些拖垮中国最大肉类企业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几乎置整个中国于猪肉安全恐慌中。事件的罪魁祸首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案件虽然最终告破,但该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失。

  据了解, “瘦肉精”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瘦肉精让养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

  (黄洁敏)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