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声:坚守“七条底线”,无碍网络自由

2013-08-11 16:58 来源:映象网

  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众多网络名人、微博大V座谈交流,就网络名人的社会责任提出“六点希望”,并与到场的网络名人们达成了坚守“七条底线”的共识。消息传出,网友议论纷纷,很多人表达了担忧:“七条底线”是不是在给互联网“画框框”?以后还有没有网络自由?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七条底线”包括哪些内容?一、法律法规底线;二、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国家利益底线;四、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道德风尚底线;七、信息真实性底线。

  不客气地说一句,“七条底线”的内容,其实略显宽泛空洞,仅提出了一些互联网世界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现实世界中,类似的法规条例、运营规则等随处可见,都比“七条底线”更具体,也更具有针对性和惩戒性。比如,新浪很早就出台了《新浪微博社区公约》,总计五章三十四条,详尽阐述了微博用户的权利、义务,包括管理方的具体惩戒措施。天涯、凯迪等各大论坛,也都有各自的管理规范、违规信息处理规则。这些“运营规则”,都是互联网企业自发形成的,远比“七条底线”来得周到、细致。

  另外,我们也需要看到,网络上目前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风气和习惯,急需规范。

  举例来讲,不论是微博还是论坛,不少网友为赚取较高的转发量和点击率,热衷于“炒作旧闻”,把多年前的“负面报道”翻出来,去掉时间日期,掐头去尾,改头换面,添油加醋,当作“新闻”来发布,导致网友都当作“新闻”来听取。个别网友更是打着“求证”、“求辟谣”的幌子,大肆散布未经核实的消息,其中许多事后都被证明是谣言。

  当然,如果确实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摆到桌面上来协商解决,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回避,但是,那些纯粹为了“博眼球”,过分渲染,甚至带有针对性、煽动性和不良企图的“炒作旧闻”、“求证传谣”就不可取了,个人很容易沉溺在其中难以自拔,也会让广大网友觉得气氛沉闷、心理压抑,一旦引发社会恐慌,造成严重后果,必须负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外皆如此。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七条底线”可能会被当作中国互联网世界的行为准则,在各种场合经常被提及。但是,广大网友也大可不必担忧,“七条底线”的提出,更多的是一种希望,丝毫无碍网络自由。

  (映象网评论员 振声 )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