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乐观 > 正文

推迟退休不会挤压下一代就业

2012-07-07 14:10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就业权衡

  实际上,人保部多年未能正式将延长退休年龄提上议事日程,更多是出于对就业压力的考虑。在9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来进行研究”。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也表示,目前来自就业与社会保险两个方向的冲突和矛盾明显。

  不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王延中看来,当前中国的劳动力供应充分,但已开始逐步走向劳动力的短缺。拐点何时到来,学界说法不一。“但等到人口拐点到来时再调整退休年龄,则为时已晚,需要现在开始早做打算,循序渐进。”

  这一观点在学界基本成为共识。学者普遍赞成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折中方案。申曙光即建议,“可以现在公布一个目标,例如2015年开始逐步延长,给社会一个充分的讨论、准备的时期。”

  至于延长退休年龄是否会挤压就业,学界仍有不同观点。 不少专家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并不会挤压就业。

  问题是,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人保部官员介绍,2010年中国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有2400万人左右,而当前大约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岗位缺口达到1200万。另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为数约1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在不少反对者看来,推迟退休年龄,势必挤压年轻一代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强调编制名额的正规就业部门,老人不退,新人的就业、晋升机会将受到严重影响。

  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内部便普遍实行内退、早退政策,以为职工子弟提供就业机会。

  一些学者的测算也显示,如果从现在起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增加的劳动人口将达到3000万-4000万,这无疑会使整个社会无法承受过大的就业压力。

  但王延中并不认为早退或者提前退休,就能给年轻人腾出工作岗位。他说,很多提前退休的人,依然在以其他方式就业。只是从正规就业转向了非正规就业,而就业的总量并没有变化。

  人保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亦持相同观点,认为退休后再就业者反而有特殊的竞争优势,因为新的用人单位不需要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所以提前退休的人并没有为年轻人腾出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率,已经高达30%以上。若将退休年龄提高,企业的负担无疑将更为沉重,也缺乏创造新岗位的动力。为此,左学金建议,未来在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适当降低企业缴费费率,不仅减轻企业负担,也提高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责编:王涛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