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这个战略,建设好这个富民强省的载体和平台,高等学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教育学院是一所成人本科高校,近年来,我们坚持服务中原崛起、服务基础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办学导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进度,加强和谐程度,在开拓创新中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实力,谋求了学院科学发展,提升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能力。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发挥政治保证作用
抓好党委自身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党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用科学的理论统一思想。学院党委认真坚持并修订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分散自学、集中讨论、中心发言、辅导报告的“四位一体”的学习模式和旁听制度,突出抓好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学院现状,研究破解发展难题,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通过学习,将党委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学院的二次创业上来,使党委成员能够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使之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群体。
二是用共同的事业凝聚人心。学院党委把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用实实在在的工作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形成了人人思发展、谋发展、讲发展、比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用充分的沟通增强感情。学院党委要求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加强充分沟通交流,从学院发展改革的大局考虑问题,开展工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讲协调,形成了团结向上的坚强领导集体。
四是用严密的制度保证落实。学院党委先后修订完善了《党委会议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维护和增强了班子的团结,从制度上保证了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五是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言行。学院党委认真组织学习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加强纪律教育,坚持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言行,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通过不懈的努力,党委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真正起到了“发动机”和“火车头”的前导作用,起到了领导核心的作用,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明确发展方向 确立改制发展目标
我院作为省属本科成人高校,长期以来承担着广大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职后继续教育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等任务,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基础教育师资学历补偿任务的完成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学院承担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生存与发展进入了严重的困境。我院还面临着办学政策受限、发展资金不足、内涵建设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巨大。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院高度重视学院的发展定位,通过广泛深入地调研和科学充分的论证,认真制定了《河南教育学院2005—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必须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走成人本科改制为普通本科的发展道路。为增强改制发展动力,党委提出了弘扬“在困境中奋起”的河南教育学院精神,这种精神主要包括:要有志气,就是二次创业的雄心大志;要有勇气,就是克服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胆量和气魄;要有正气,就是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使党委一班人、中层干部和全院教职工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成为学院克服一切困难,树立改制必胜信心的强大思想武器。2009年,由于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学院改制未能成功入围教育部设置考察指标范围,但几年改制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学院快速发展,办学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纵深推进的态势、奋力追赶的气势,实现了学院的科学发展。
三、加快事业发展 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学院党委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按照“条件充分情况下要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条件不充分时也要抓住机遇在发展中创造条件促进发展”的原则,克服一切困难,加快发展,为实现学院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加快新校区建设,成为首家入驻郑东高校园区的高校。长期制约学院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办学场地狭小,因此大力推进郑东龙子湖校区建设,是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学院党委按照“坚定不移、义无反顾”的建设原则,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充分调研、认真论证、审慎决策,作出了龙子湖校区建设的战略调整。2004年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向全院教职工筹集了4000多万元资金,在预留地建立了近3万平方米的办学用房,当年就入住学生2700多人,为实施学院向新校区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实现了学院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跨越。2006年9月,学院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完成,8个系近3000名学生顺利入住新校区,成为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首家入驻的高校,迈出了我院向新校区实施战略转移的重要一步,我院新校区被郑州市政府授予“郑东新区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一是创新办学模式。学院不断更新办学观念,创新工作思路:2004年与河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普通本科教育,实现普通本科教育的新突破;积极探索与各地教育学院和地方大学的合作渠道,开办了五年制专科班,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多元化;积极开辟国际合作办学渠道,不断加强与美国马歇尔大学进行2+2联合办学,扩大学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积极开辟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渠道,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联合开展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工作,使我院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河南省总站”。二是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人才培养设计,将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战略思想对接。强化特色立校意识,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面向基层教育,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鲜明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行了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提高人才的应用和创造能力。三是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强化科研管理,改善科研条件,加大激励力度,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先后建设了河南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科研机构13个。我院潜心培养的“豫教5号小麦”品种,2010年亩产716.6公斤,受到刘满仓副省长的称赞。豫教5号小麦推广与转化等一批横向课题的实施,标志着学院服务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多年来,由于我院坚持和发扬在困境中奋起的教育学院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8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学院获专家全票通过的优异成绩。2011年3月,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生就业评估中,荣获优秀等次。2011年5月,在迎接省委高校工委组织的党建工作评估中,荣获优秀等次。2010年,在《河南日报》和大河网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学院进入“2010年度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学)校”行列;2011年5月,进入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为推动学院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