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精准扶贫搭乘“电商快车”

2016-12-14 15:47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左力)  “今年红薯价高又抢手,咱贫困户脱贫致富有奔头了!”12月12日,忙着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红薯的城郊乡青年潘国营舒心地说。今年,销量上升了20%左右,价格也提高了10%左右,行情最好的时候一公斤红薯卖到了12元。

  电子商务带动全村农民扩大了种植红薯的面积,百分之七十五的耕地种植了红薯,仅此一项,全村农民增收300余万元,人均6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0%。

  唐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二省交界处,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因病致贫等因素的制约,群众生活水平存在区域不平衡性,经精准识别后,仍然有90个贫困村,14164家贫困户,29289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繁重。

  如何让他们尽早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在唐河县委书记李德成看来,让精准扶贫搭上电子商务快车,从而拉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近年来,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唐河,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把发展电商作为促农致富的一个有效抓手,采取对贫困村、贫困户给予政策倾斜,优化建站跟踪服务,手续审批、站点选址、配套设备等扶持跟进,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兴电商、促脱贫、快富农”的脱贫热潮。

  想搭上“互联网”脱贫,首先从技术上解决。不少贫困户不懂技术、没场地,不知道怎么将手中的特产卖出去。唐河给给出了答案。2015年,该县与杭州一扇门电商集团达成协议,成立唐河一扇门电商学院,重点对9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电子商务培训,让贫困群众有触“网”的能力和发“网”财的机会。

  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委谢岗村薯农谢炳洋便是其中受益者之一。4年前,唐河脱毒红薯渐成品牌,谢岗村开始大面积种植红薯,可是,辛苦种植出来的高产优质红薯被一些“红薯经纪人”垄断,导致红薯收购价格偏低,薯农没有得到实惠,积极性一度受挫。

  通过政府组织,谢炳洋来到一扇门电商学院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训,并开始了他的电淘之路。他先在淘宝网开设了淘宝店铺,之后不久,就接到西宁的红薯订单,第一个订单以每公斤1.8元的价格向西宁发货20吨,谢炳洋尝到了发展电淘的甜头。他又通过新华书店“云书网”上线发布供货信息,之后,销量迅速上升了20%左右,价格也提高了10%左右。客商收购谢岗红薯络绎不绝,最高时,日发送120余吨。目前,平均日均销往成都、西宁、江苏、贵州等地80吨左右。

  目前,注册了唐河县炳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谢炳洋,利用专业合作社开展红薯种植专业技术讲座,提高薯农种植技能,提升红薯产量质量,把红薯产业做精做大。

  “我们通过现场培训和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从电子商务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基本技能、主流电商平台介绍、网站开设及运营、网店美工、移动互联网等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培训,彻底解决贫困户土特产卖不出去,买不上价等问题。”南阳一扇门运营总监魏晓波说。

  销售渠道有了,如何抢占市场份额,质量是第一要素。唐河县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持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加强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同时建立电商扶贫农特产品目录库,对全县优质特色农产品种养规模、产量产值、品质特色开展调查摸底统计,确定主导品牌,编制全县特色主导产品目录,引导支持贫困村培育特色农产品,形成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一条龙头的互联网营销体系。

  实践证明,电商扶贫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土特产的“卖难”问题,激发了贫困户创新创业的热情,鼓起了贫困户的“钱袋子”。

  成绩来之不易。唐河县在电子商务进农村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支付中央财政资金1130万元,累计培训电商实操人才66期3500人次,发展乡镇服务站15个、乡级服务站120个,成立电子商务企业已达2100家,网上新注册网上店铺2600家,从业人员新增21000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180%和300%以上。

  “下一步,唐河将继续把电子商务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品牌,加强人才培养,努力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更多贫困群众分享电商红利,使电商扶贫的‘唐河模式’走在全国前列。”县长周天龙信心满满的说。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南阳频道”公众号

责编:张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