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了 移民湖北大柴湖的河南淅川乡亲还好吗?

2017-01-19 09:55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吴曼迪 杨振辉)  从河南省淅川县城出发,沿丹江南下300余公里,进入汉江平原腹地,过明显陵,穿莫愁湖,便到了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境内的大柴湖。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为支援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4.9万淅川儿女离别故土,“一条扁担两个筐”,从1966年至1968年分三批被集中搬迁到此,他们从此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至今已经发展到了10万人。50年过去了,这些河南乡亲过得还好吗?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11日至21日,淅川县组成40余人的慰问移民演出团,为大柴湖乡亲送去乡音乡情的同时,也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记者随团前行,走进大柴湖,探访久违的故乡亲人。

  泪别故土,苦难岁月成永恒记忆

  在大柴湖,乡亲们谈得最多的,是50年前的那次大迁徙。

  “1958年9月1日,随着惊天动地的开山炮响,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流淌了千万年的汉水开始倒流,无数的村庄和良田被逐步淹没。”被誉为大柴湖移民“活字典”“活档案”的移民全淅林,拿出他搜集到的珍贵历史资料,介绍当年大移民的情景。“河南、湖北两省共搬迁38万人。其中,河南淅川县的移民就占20万人。”全淅林说,迁往湖北的移民主要是淅川县147米高程以下的7.5万人,其中,2.6万人迁至荆门,4.9万人迁至钟祥大柴湖。

  “搬迁时,家具牲畜等货物与人分开走。货物走水路,顺丹江、汉水南下到钟祥。”在大柴湖前营村,移民赵金书回忆,当时17岁的他负责运送队里的牛羊,“农历八月初三,我从老家淅川老城镇双河村上船,赶到大柴湖过中秋节。”

  罗城村66岁的罗国顺说,搬迁那年他才16岁,随父母在淅川三官殿公社坐卡车先到襄樊,再换乘敞篷船顺汉水南下。“300多公里的路程,摇晃了两天两夜。”

  “割罢麦,收罢场,收拾收拾下钟祥。”一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流露出当时移民几多留恋,几多悲壮,几多无奈。

  钟祥市移民局副局长、移民穆胜强介绍,大柴湖位于钟祥市南20公里处,紧靠汉水。历史上曾是人口密集、商贾云集的鱼米之乡。但1935年7月7日的汉江决堤,吞噬了3万人的生命,10万亩良田一转眼成了水乡泽国。荒芜后大柴湖,成了芦苇和木冈柴丛生的沼泽地。

  “趟着齐大腿根深的污水,崴着粘得像糨糊的烂泥巴,穿过密不透风的芦苇荡,站到了‘新家’面前时,大家都像泄了气的皮球。”马北村移民王清正说,来了全是芦苇房,且每人只分半间,刮起大风就摇摇晃晃。到了第二年春天,床腿还会被新生的芦苇顶起。

  “你们不知道有多难!芦苇、木冈柴一丈多高,粗比高粱杆,一镢头下去,砍不断一棵。五黄六月天,闷湿蒸热,男人都一丝不挂,汗顺着汗毛眼往外嗞,腿上的蚂蟥叮成了串,小马蜂大的黑蚊子多得铺天盖地,咬得全身红肿,顾不得打,打也打不起啊!”王清正向我们讲述当年故事时,神色淡然坚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大家念着毛主席语录,高举起红旗,冲进了芦苇荡,用最原始的镢头、铁锹、镰刀、斧头,硬是砍出了几万亩良田。”

  “搬来那年我只有7岁,父母干活,总会把我锁在家里,害怕被芦苇荡中的饿狼吃掉。看,她们现在该多幸福!”在罗城村罗建国家门口,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肥沃的土地上,绿色的麦浪翻滚,8岁的孙女罗润苗正和一群小朋友玩过家家游戏。田野上空,荡漾着她们爽朗的欢笑声……

  亲情难舍,割不断的乡情

  “割一块太阳取暖怕它太烫,摘一块月亮挡寒怕它太凉,汤一壶黄酒怕它不清亮,百姓冷暖永远不能忘……”寒冬腊月,舞台上演员们披着薄装,倾情演出;舞台下,人头攒动的乡亲们哈着热气、搓着双手,看得目不转睛,听得如痴如醉。

  在马北村演出时,85岁的退休教师柴富振,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在大柴湖文体活动中心慰问时,摔跤后尚未治愈的70岁移民付成瑞,拄着双拐从魏家寨村硬是跑了三里多路,为的是看家乡戏;在罗城村,68岁的荔殿华在女儿和老伴的搀扶下来到现场,“父亲身体不好,卧床很多天了,平时不看戏,但一听说是老家的戏,他就来劲了,非看不可。”荔殿华的女儿荔雪燕说。

  “家乡戏,好看,好懂!”

  “一听说老家来人了,我激动得一夜没睡。老家,可好呢,做梦都在淅川老家!”

  在马北村慰问演出现场,移民们还讲述了村里一只狗的故事。1968年麦前大搬迁,村里有户人家的狗没有带来,十几天后,这只狗从淅川老家闻寻到了大柴湖。主人含泪抚摸着已经饿得瘦骨嶙峋的狗,狗深情地看了主人一眼,扑通一声倒下,累死了。

  在大柴湖巡回慰问的10余天里,67岁的全淅林天天陪同,他的一句话道出了大柴湖乡亲的心声:“乡音永远听不够,乡恋永远说不完,乡愁永远道不尽呀……”

责编:张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