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重阳 发扬传统关注老人

2015-10-21 11:56 来源:映象网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采桑子·重阳》,道出了他的豪情万丈,也写出了秋天的生机勃勃。这首诗让我们在感受毛爷爷才华横溢的同时,也让我们铭记重阳,发扬传统,关注老人。

  近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老年问题也日益凸显,“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倍受各界人士关注,“如何养老”早已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的事情。父母的容颜在岁月的剥蚀下慢慢老去,岁月不待人,让我们深感“爱老”、“助老”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尽管养老机构的逐步完善正在促使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但是对老人的关注不是单单得吃白穿暖,更是老人得身心愉悦,幸福健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中华民族爱老精神的核心价值,也是当今社会提倡的一种新型大和谐价值观,我们要在生活中多去关注老人,使之成为生活中的必修课。

  2012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出台,对于保护家庭纠纷中出于弱势地位的老人的合法权益,惩戒侮辱、诽谤、虐待、遗弃老年人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也起到推动作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随着历史的长河绵延千里、传颂至今,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里我们不仅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要关怀我们身边的老人。今年的重阳节伴随着桂花飘香姗姗而来,使整个节日充满了迷人情调,这是十月的桂花香,是身居家中期盼子孙归来的香,更是远在他乡游走的相思之味。在外漂泊的游子,奋斗的蚁族纵然身在异乡为异客,但是也要多抽空回家探望家里翘首以盼的老人与孩子,关爱孩子,关怀老人,或带孩子去旅游,或伴老人去观光,莫言外出诸多不便,车水马龙,单单陪在老人身边这小小的孝心也足以使老人开怀,合家欢乐。老人需要的不多,仅仅是一次探望,一句问候,一个关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今年的菊花也是紧收花衣,姗姗来迟,不愿怒放,也许是禁不住这相思之苦吧。“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也许李白早已明白了菊花之意。何为茱萸,也许现在很多人都不曾识得,何为菊花酒,也许现在很多人也不曾品尝过,无花无叶依有果,没有茱萸,没有菊花酒,但我们依然铭记着重阳,依然心系着老人。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哀婉在这重阳佳节也许显得太过抹煞了颜色,凝重了气氛,令人昏昏沉沉,毛泽东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则足以振起我们当代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激情。重阳节的设立,不仅仅传承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同样也在传递一颗爱老之心。关注老人,爱护老人,限于一日的爱老不是文明,广于每时每刻爱老方能形成社会主义文明之风、中华民族之德。(杨水亮) 

责编: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