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
今年是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为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指明方向。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五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6日起在福建举办,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设置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
202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
“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践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6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向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致贺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日前,神舟十六号腾飞,神舟十五号凯旋,中国空间站闪耀太空,新时代的中国在浩瀚宇宙书写了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7日在内蒙古调研边境管控和边防部队建设情况,听取北部战区、陆军、驻内蒙古边防旅、内蒙古军区有关情况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呼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考察。在园区展厅,习近平听取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情况介绍。 中环产业园从2009年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60亿元,陆续培育引进16家半导体和光伏行业知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绿是山的颜色、水的颜色。不论是森林、草原,还是湖泊、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绿景,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徐徐铺开。 请跟随新华社记者李林欣的Vlog镜头,一起感受这里铺展的绿意。
区域发展新亮点|如何激活欠发达区域新动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观察之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今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这段话出自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海洋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
天天学习“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海洋情怀”。在地方工作时,他就曾多次对海洋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论述,指出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到中央工作之后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内蒙古生态保护问题,要求内蒙古自觉担负起“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与您一起学习感悟。 2023年6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从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到倡议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为全球海洋治理与海洋经济发展提出新思路、新方案。 6月8
202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连战连捷。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