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新闻 > 正文

美国航母战斗群为打击叙利亚驶向红海

2013-09-03 07:12 来源:北京晨报

  新闻档案

  美国近年战事的因果

  科索沃战争

  “烫手山芋”地位仍悬

  动武时间:1999年3月24日至当年6月中旬

  动武理由:科索沃阿族人希望成立“科索沃共和国”,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承认,触发局势动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声称“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发动军事行动。

  动武结果:北约军队入驻科索沃后,犹如手握“烫山芋”,暴力事件几乎每天发生。而科索沃地位问题至今仍是国际社会的悬案。

  阿富汗战争

  深陷泥潭抽身尴尬

  动武时间:2001年10月7日至今

  动武理由:美英等方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交出涉嫌策划“9·11”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头号人物乌萨马·本·拉登为由,发动军事行动打击塔利班政权。

  动武结果: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推倒塔利班政权。但多年过去,阿富汗安全局势没有明显改善,塔利班势力没有消除,反而从战争初期的偏居一隅发展至四处活动。依据联合国数据,数以万计阿富汗平民在多年战事中丧生。

  伊拉克战争

  证据“乌龙”信誉大损

  动武时间:2003年3月20日至2011年12月15日

  动武理由:美国政府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串通恐怖分子为由发动战争。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1511号决议,授权组成一支由美国领导的驻伊多国部队。

  动武结果:美军出兵伊拉克,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只是,如今的伊拉克,依然政局动荡、存在严重的教派和民族矛盾、暴力事件频发、经济停滞、安全没有保障、老百姓生活艰难,美国所许诺的“民主与繁荣”并未降临。

  利比亚战事

  主唱“头炮”甩手他国

  动武时间:2011年3月19日至2011年10月31日

  动武理由:美国及北约自称落实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结成“广泛联盟”联合行动,任务为执行武器禁运、禁飞区、保护平民。

  动武结果:就实际战况而言,美国等北约国家军事干预帮助当时的利比亚反对派武装转守为攻,直至最后推翻卡扎菲政权。不过,战后利比亚仍然举步维艰,很多遗留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包括党派纷争不断,抢劫、绑架等犯罪现象严重。(记者 徐超)

责编:李宜馨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安成书坛

安成书坛

刘安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

解读苏醒“解约门”背后

解读苏醒“解约门”背后

2013年7月24日苏醒发表声明,宣布单方面与天娱公司解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