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闻

河南作家李佩甫《生命册》获茅盾文学奖

李佩甫如何看待茅盾文学奖?他的《生命册》凭什么获奖?这部长篇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年过六旬的他,今后的创作风格会不会改变?当天下午,东方今报记者第一时间在他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

    著名作家、省作协主席李佩甫凭借长篇小说《生命册》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著名作家、省作协主席李佩甫凭借长篇小说《生命册》,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映象网讯(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记者 邱琦/图)李佩甫如何看待茅盾文学奖?他的《生命册》凭什么获奖?这部长篇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年过六旬的他,今后的创作风格会不会改变?当天下午,东方今报记者第一时间在他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

  高兴 但没有太兴奋

  8月16日下午2点1分,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中国作家网公布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

  在5部获奖作品中,我省作家李佩甫凭借长篇小说《生命册》名列其一。

  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也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多位河南籍作家获奖,如魏巍、姚雪垠、周大新、柳建伟、刘震云等人。

  不过,他们虽然是河南人,但都是离开河南的河南人,而此次李佩甫的获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河南本土作家。

  李佩甫说,此次获奖,是对他几十年写作生涯的鼓励和鞭策,当然高兴,但也没有太多的兴奋。

  “平原”是自己的领地

  众所周知,李佩甫此次获奖的长篇小说《生命册》,是他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

  “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作,至今写了38年,总共写了10部长篇。从80年代以后,我就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领地,无论是《羊的门》、《城的灯》还是《生命册》,都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土地和植物的对话。”李佩甫说,《羊的门》、《城的灯》发表得比较早,那时候年轻气盛火气旺,相较于前两部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生命册》更宽阔、更丰富、更平和,没有了火气,多了一份理性和从容,这部小说也是“平原三部曲”的总结。

  谈及《生命册》的创作历程,李佩甫用“储备了50年,写了3年,花甲之年出版成书”来形容。

  “早在2007年、2008年,我就想写这部小说,写了七八万字,没有感觉,就废掉了。”李佩甫说,写了废、废了写,最后又回到家乡找感觉。

  更有意思的是,在书房写没有感觉,他后来就换到卧室,最终,在卧室的笔记本上,完成了书稿。201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我把人当植物写”

  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书名恰恰都是三个字。对此,李佩甫说,《羊的门》是想写草的故事,但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名字,直到作品将要写完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名字。后来,有一天晚上他翻了翻《圣经》,发现了关于“羊的门”的一句话,就用了这个名字。此后,《城的灯》也是延续了这样的思路。

  “《生命册》不是,这个名字是根据这部长篇的形式来决定的,它更切近我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李佩甫认为,《生命册》这个名字更切近平原,它更有一种背景的感觉,更有一种树状的、放射的感觉,代表了一个平原上的众生相。

  在这部小说中,李佩甫把人当植物来写。他主要想写一个背着土地行走的人,“核心是一个人的背景,是他生长的土壤”。

  李佩甫还坦言,作家没有不想得奖的,但对于自己来说,获奖不是目的,因为写作对于他来说是融入血液的东西,不管获奖与否,他都会坚持写作。

  值得关注的是,李佩甫此次将获得50万元奖金。这些奖金怎么花?

  “到现在中国作协没有正式通知我获奖呢!”李佩甫笑着说,50万元奖金对于自己的意义,就是过去一顿饭吃碗面条,今后还是一顿饭吃碗面条,现在根本没有想奖金的事儿。

  记者手记

  我就像掏鸟蛋的孩子

  16日下午,大批记者来到李佩甫家中,甚至没有立足之地。

  看到这么多记者到来,椅子上的李佩甫,右手夹着一支香烟,烟雾缭绕中,记者问啥他说啥,很少发挥。

  这并不奇怪。因为长期伏案写作的李佩甫,一向不喜欢出席公共活动,而每天上午都是他写作的黄金时间。

  为了防止外界打扰,他总是选择关闭手机。

  “中了吧?没啥说了。”采访中,李佩甫重复了好几次。他还一再对身边的省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乔叶说:就这一伙,采访这一次就行了吧。

  离开李佩甫家,发现他所在这个单元的一楼楼道里,堆满了杂物,门口还停放了三辆电动车。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大作家就扎根于此呢?更有意思的是,旁边小卖部的老板,竟然还不知道李佩甫是谁!

  一楼楼口处,一棵桃树上结满了青色的桃子。一棵丝瓜,则沿着桃树使劲儿往上爬,开着黄色的花,小小的丝瓜也时隐时现。

  这时候,我想起了李佩甫说的一句话:我就像农村掏鸟蛋的孩子,一直在寻找自己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