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实施两年:庆典活动严控领导出席
12月1日,郑州南三环京广路立交桥通车,建设工人在立交桥上拉横幅合影拍个照就算完成了通车剪彩仪式
映象网讯(记者 张雅平/文 袁晓强/图)“现在需要礼仪小姐的大型庆典很少,时间长了大家都渐渐疏远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对郑州一大型礼仪公司的主管秦天(化名)来说,感受最深的是“耳根清净了”。秦天说,以前因工作缘故,常跟几个礼仪小姐联系,小姑娘们嘴甜,“哥长哥短”地叫,媳妇没少吃醋。如今,公司转型了,他负责的业务也发生了变化,再也不用被媳妇追着问“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了”。
【人物故事】再不用被追着问“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鲜花红毯、音响灯光、气球拱门、成排的礼仪小姐……这些隆重的场面,在以往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庆典活动中,相信大家都司空见惯。而秦天所在的礼仪公司,就是以承办此类活动为主的公司,秦天负责的主要是联系礼仪小姐。
“以学生妹居多,一场一人200元左右。”秦天说,他手里联系的有四五十个这样的礼仪小姐,需要了就群发短信。“有几个小模特嘴很甜,一直哥长哥短地叫。”
秦天的媳妇为此没少吃醋,时常酸不溜儿地问他:“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秦天所在的公司生意很红火,效益也不错,作为主管的他,一月收入轻轻松松万把块钱。秦天说,那时候做一场庆典,价格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遇到有高级领导参加的庆典,一场下来三四十万元的花费很正常。
秦天说,最忙的时候,一天他带着一拨礼仪小姐转了三个场。
但从2012年年底开始,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倡导勤俭节约、严控公务经费支出。秦天说,即便是大型的工程竣工或开工,也不再举行庆典仪式。现场做个简单的背景板,一块儿空场地,不设主席台,领导慰问建设者;甚至有的连这个也省略了,干脆不办仪式。
两年来,秦天所在的公司在政府、企事业单位这块的业务量减少了三分之二还多,“有四五家都关门了,撑不下去了”。大型庆典少了,自然也不需要礼仪小姐了。秦天说,围着他转的小姑娘们几乎全都不联系了,媳妇再也不吃醋了,耳根子清净了很多。
【河南出招】庆典活动审批制 严控领导干部出席
“你看看,人家这企业有实力,庆典办得多气派”。在以往,不少企业和公司都把庆典作为实力的象征,不仅邀请了领导参加,庆典也极尽奢华,一场活动十几分钟,砸下几十万办庆典也是常有的事。
但从2012年年底开始,不少党政企业的揭牌、启动仪式等,都无一例外地没有了鲜花、地毯、拱门,礼品也取消了,呈现出务实、节俭的风气。而这股风气形成的背后,则是八项规定的深入人心。
据了解,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后,我省及时出台了贯彻落实其精神的《若干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的20条规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从严控制举办各类节庆活动:从严控制举办大规模的群众性活动和各类纪念会、研讨会、表彰会、剪彩、奠基、首发首映式以及进行各种检查、评比活动;不得擅自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本地本部门召开的会议和举办的活动,或为纪念物、出版物、建筑物等题词、题字。严格实行各类节会、庆典活动审批制度,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包括离退休领导干部)出席节庆活动,未经批准,领导干部不得出席各类节庆活动,不得在活动中挂名任职、发贺信贺电、题词、剪彩等。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说:“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断规范公务接待,遏制‘腐败之味、乖戾之气、愚昧之态、谄谀之风’,让公务接待告别奢华,‘回归’简约,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满意。”
百姓声音
企业少花钱领导不赶场了
开工、竣工、开业、周年庆等等,都不再搞庆典了,这对企业来说,省下了不少开支。
曾任某大型工程项目经理的王琦介绍说,像大型的工程开工,以前需要邀请相关部门的多个领导,颇为头疼,“领导的事情非常多,日程很难确定,得十几次汇报、敲定”。而布置会场、发放纪念品、用餐等,也得好几万元,“花钱又累心,比干工程累多了”。现在,中央要求精简会风,庆典不用搞了,再不用为请领导纠结了。
如今已退休的省会某单位的副厅级干部李先生则坦言,自己其实也很不情愿参加各种庆典活动,有时坐车折腾大半天,到会场站十来分钟,纯粹就是走过场。在他眼中,虚夸的礼仪庆典早该叫停了。
担任某合资公司总经理助理的林先生说,公司开业恰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所以开业庆典压根儿就没搞,也没请领导,公司领导和员工在内部会议室揭了个牌,中午聚了个餐,就算是开业了,“省了好几万的费用” 。
记者感言
采访也成了体力活
当了10年记者,参加过大大小小、各种规格的庆典,不下百十场。
印象中的庆典,大同小异,高高的主席台、红地毯、拱形门、礼炮、鲜花、礼仪小姐……议程也几乎是千篇一律:领导讲话、领导讲话、领导讲话……只不过是不同单位、不同级别的领导而已,而且大都是准备好的讲话稿。
所以,参加庆典的时候,几乎不用记录,仪式结束要个讲话稿就行;再不济,就是打开手机的录音模式,回去整理。
但最近这两年,一切都变了,首先是庆典少了,再就是重大活动的庆典,越来越简单了,连主席台、背景板都没了,更别说红地毯了。参加活动的领导也不发言,而是直接慰问一线工人。于是乎,记者们都展开了竞争,你挤我扛各自抢占有利位置,侧耳细听领导和工人的交谈,还得赶紧记下来,可比以前要讲话稿的时候累多了……不过,现场累是累了,但写出来的稿子有生活味,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