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闻

人民日报聚焦户籍制度改革的“郑州经验”

【编者按】12月21日,人民日报11版头题刊发了记者龚金星、王汉超的报道《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郑州探索让农民带“土”转移——户口并轨了,利益咋保障》,聚焦户籍制度改革的“郑州经验”,本报今日予以摘发,以飨读者。

  【编者按】12月21日,人民日报11版头题刊发了记者龚金星、王汉超的报道《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郑州探索让农民带“土”转移——户口并轨了,利益咋保障》,聚焦户籍制度改革的“郑州经验”,本报今日予以摘发,以飨读者。

  11月12日,河南印发《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城乡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其实,户籍改革背后,河南考虑的是公共福利均等化等更深远更艰巨的课题。国务院参事马力曾向记者提供过一组她主持调研测算的数据。基本公共服务涵盖就业服务、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公共设施共享等方面,农村和城市费用相差约为每人每年3000元,基本福利保障投入城乡差人均32.7万元。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算过这笔账,通过就业,一个农业人口真正进到城里,最基本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安居,二是教育。

  在郑州,不论是否本地户口,不论收入高低,只要名下没有房产,都可以申请公租房,政府按照不同收入标准,给予不同补贴。对低保户,政府公租房补贴高达97%。郑州承诺,公租房申请审核时间最长3个月。按照每平方米8元的租金计算,一套近60平方米的住房,月租480元左右。

  目前,郑州有近30万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公租房,市区中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学生总数的35%。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