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新闻观察 > 正文

东方今报评论员徐战方:制服“诱惑”与制服“困惑”
  • 2013年05月24日 08:45

  • 来源:东方今报

  关于衣服的新闻并不在少数。

  很多媒体喜欢把镜头对准红毯上的晚礼服,也有媒体号召给立交桥下的民工捐赠衣物。

  人类文明诞生伊始便有了衣服,如今,经过千年间的演化,衣服衍生出各色各类的制服。在后现代主义的生活节奏中,衣服早已超越了遮体避寒的原始功能,更多情况下,它代表的是生活品位与身份地位,有时,它还附加了一些便于管理与文化认同的职能。如果说形而上的制服不仅是一种产品,还代表着某种精神,那么,它必然打着市场与文化的烙印,可以说,服装是永不过时的产业,更是社会文化的切面。

  近现代以来,从长衫到西服,从礼服到短裙,我国的服装也在沿着现代化的轨迹而越发形式多样,整体上更开放、更舒适、更便捷。然而,单单从近些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来看,从一度引发关注毒校服到并不防辐射的孕妇服,从前两天引发争议的半透明校服,到如今印着名字应对检查的环卫服,这些看似简单的制服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很多“利益诱惑”与“人文困惑”。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着的人才知道,衣服也是如此。制服终究不只是上级领导意志的产物,它的款式、大小、风格乃至每一个细节也同时展现着穿衣人的意志。无论是“半透明校服”还是“印着名字的环卫服”,从根本上来说,体现的都是传统的权威治理模式,缺乏与群众之间最基本的交流与尊重。制服也不是没有风骨的制衣布,它的设计、制作乃至流通等各个环节,也都关乎穿衣人的舒适与健康。

  有关制服的“诱惑”与“困惑”,无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市场环境与人文根底的切片。拿“印着名字的环卫服”来说,为什么它不像公安等制服一样采用编号,而简单地采用名字区分,难道仅仅是为了方便检查吗?为什么简单的采用名字区分而不听取环卫工的意见,难道是太忙而无所顾忌吗?显然,这些理由在那些名字面前,都显得是如此苍白。

  文化总有一个扬弃的过程,市场也逃不开竞争的模式,最后,优秀的被留下,糟粕的被摒弃,制服作为文化载体与市场产品,也一样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所以,“毒校服”与“假孕妇服”总会大白于天下而遭市场淘汰,“半透明校服”与“印着名字的环卫服”最终也难逃争议而饱受世人诟病。

  每个人都有“自由呼吸”的权利,都可以自由地穿衣服,制服作为集体意志的体现,也应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制服没有三六九等,正视制服背后的“诱惑”与“困惑”,不仅是对市场的维护,更是对人文的尊重。或许,化解这些诱惑与困惑,还需要体制上的转变,但,不妨从去掉印在环卫工衣服上的名字做起。

  东方今报评论员 徐战方

责编:张静洁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媒体人

  • 郭蕊

    郭蕊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好房好家》主持人郭蕊

  • 依明

    依明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民生热线》主持人依明

  • 容帆

    容帆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财富黄金档》容帆

  • 何君

    主持人何君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财经第一线》财经午间道》主持人何君

  • 李莉

    李莉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财经第一线》《财经午间道》主持人李莉

  • 晨风

    晨风

    河南电台经济广播《财经第一线》《财经午间道》主持人晨风

活跃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