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独家 > 正文

记者调查:消逝的记忆

2013-02-08 06:51 来源:映象网-新闻广播

  每到过年时,很多人感叹“年味儿”不如以前足,曾经的一些老传统、老手艺、老习俗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演变甚至慢慢消失。

  今年60岁的张艳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香包”的传承人,十年前从岗位退休后便一头扎进香包的世界中。张艳告诉记者,在过去香包非常常见根本没有传承的必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正传统意义上的香包却难觅踪影。张艳指着一个布衣针插告诉记者:

  “现在这个东西谁做活啊,做活都有针线盒了,不用那种东西了,它就作为一种玩具了,作为一种家庭的摆设了,过去古代把针插到上面,完了再盖住。”

  张艳祖籍河南平顶山,从小耳濡目染,对香包缝制有着自己独特的技艺。但眼看古老的技艺慢慢消逝,老人家觉得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就这样没了。为让更多人喜欢上这门手艺,张艳组织了河南省民进艺术展演团,把剪纸、蛋雕、刺绣等老艺人召集到一起,定期进社区展演。

  “现在好多人喜欢,喜欢但是他没有精力去做,但是老年人想做但是已经精力达不到了,眼睛花了,穿针引线毕竟得针嘛。特别是刺绣这一块,几乎就做不成了。年轻人哪有时间去一针一针绣这个东西啊。现代化的工业、产业冲击传统的手工艺,现在产业化绣花机器电脑,都在做,做这个东西甚至比咱绣的东西还要好。”

  很多人说,现在科技都那么发达了,电脑能设计各式各样的工艺品,这些老手艺、老工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张艳却告诉记者,手工艺的价值恰恰在于老手艺,老手艺才会有唯一性,而唯一性正是艺术品的生命力。

  “我这个独一无二的,机器做出来的是批量生产的,比如说这个剪纸,电脑做出来一下子,上万张出来了,他那个就是千篇一律,但是我用手工做的,是我自己的思维,我自己的创意,别人没有,而且就是唯一的。”

  “这个就是泛音,暗音(演奏音乐),这是暗音,散音(演奏)就是比较浑厚的,比较有力的。”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有四千多年。然而,时至今日,古琴却像它的名字一样古老而又让人感到陌生。古琴中州派代表人物丁纪园今年已经71岁的高龄,2000年从开封来到郑州用时两年调查河南琴人现状:

  “我们把调查做了一个全省的琴人调查,看看河南究竟有多少弹琴的人,看看现状,经过了两年的筹备调查,2002年批下来了,全称叫做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那时候刚成立起来只有10个人。”

  四千年历史的乐器仅有十人可以娴熟演奏,这就是十年前河南古琴的状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省已经拥有300多名琴人。相较古筝全省70多万学习者来说,古琴依然属于小众乐器。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大年认为,古琴的保护与传承十分必要:

  “古琴虽然是一个小众的乐器,但是始终它生命力非常顽强,古琴是代表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精粹,一代一代往下传就是把美把精粹留给后人,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目前,包括古琴中州派、香包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省普查到的线索是180万个项目,列入文化部门记录的有22万个项目。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春晓认为,非遗的保护是在与时间赛跑:

  “我们采取抢救性的保护,还有生产性的保护,还有生态性的保护,比如说我们对濒危的项目抓紧时间进行记录,可以用数字化的东西给他记录下来,不管将来时代发展到多远,但是有一种历史记忆已经存在了,这对后人、对我们历史也是一种贡献。”

  针对当前非遗保护中出现的重申报、轻保护,传承人管理、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等瓶颈,刘春晓表示,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才能让“老”的技艺焕发“新”机:

  “一个是政府支持,加大支持的力度,从人力上、财力上,再一个加大宣传的力度,我们要集中性的宣传和展演、展示,唤醒人们的一种认识,提高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形成一种社会化的趋势。”

责编:刘占英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