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马珊珊)3月26日,记者获悉,昨日郑州市工商与郑州市消协联合发布了2014年第3号消费警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为了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选购保健品时一定要多多留心,应当心“免费体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追求健康,许多老年人会选购各种类型的保健食品,认为这类产品能够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但令人担忧的是,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相信一些小广告中关于保健食品“治病”的功效,忽视正常的治疗,延误了医治时机。”河南省中医学院一名医生说。
“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这个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利用老年人这一心态,实施虚假宣传,以散发小广告、产品体验、免费健康讲座、赠送小礼品、收取定金卖产品等形式“忽悠”消费者,致使老年人投诉保健品的案件呈上升趋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近一阶段收到的此类投诉中,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多为因听信经营者的夸大和虚假宣传,购买了毫无效果的保健品,购买产品后服务热线电话无法拨通,无法再找到经销商或经销商不履行无效退款的承诺等问题。”
因此,工商两部门与映象网在此提醒您:首先,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时要看清楚外包装,确认是否有卫生部门审批的“小蓝帽”标志。一些商家打着“绿色、健康、高科技”的旗号,片面夸大保健品功能。老年消费者在看中某种保健品的时候,不要急于购买,可以让子女和家人帮助查询一下该保健品的批号是否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其次,理性对待商家的保健品促销活动和“温情攻势”。一些保健品公司以免费体验或抽奖来吸引和诱惑老年人,并在免费体验活动中对老年人开展“深情关怀”,致使一些老年人心软、过意不去,从而购买大量保健品。因此,老年人应保持理性的消费心态,在购买保健品时也可以征求一下子女和家人的意见,不要固执地坚持消费,造成上当受骗、钱财受损。
最后,要慎重选择汇款邮购保健品。一些老年人听信小广告的宣传,采用汇款的方式购买保健品,而一般这样的汇款收款人多为个人账户,一旦汇款到账,往往就会失去联系,广告中的热线服务电话不能接通,消费者的汇款也无法追回。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