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特稿: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08-12-10 15:5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新华社记者车玉明、韩洁、刘铮)临近年末,酝酿10多年的燃油税费改革终于揭开了面纱。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推出这样一个“重磅”的改革举措,凸显了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

  从年初推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到财政、金融、国企改革,今年我国在诸多方面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有力地提升了经济体制活力,也必将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财税、金融、国企等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的出台表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已经步入攻坚阶段。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选择在这个时期推出这一重大改革,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我国正在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迈上新的台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白重恩对记者说。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明确今年经济体制改革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

  从2008年起,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2009年起,全国将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这两大税种收入占全国总税收的三分之二,标志着新一轮税制改革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

  白重恩说,从长远看,2008年一系列财税改革举措的出台,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金融领域改革继续深化。今年10月,《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获得原则通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战”正式打响。11月初,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向农行注资,农行财务重组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12月1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在北京召开,首家商业化改革的政策性银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今年8月初,修订发布了新的《外汇管理条例》,进一步强调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批准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试点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打破了银行在此方面的“长期垄断”。

  2008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入。国有独资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继续深化,实现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初步分开。同时电信重组等取得积极进展,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国有资产监管也取得重大进展。历经15年立法的企业国有资产法10月获高票通过,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实现“有法可依”。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资法起草小组成员李曙光表示,这一法律的出台对今后金融国有资产的整合以及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都具有积极意义。

  民生领域和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

  2008年,我国进一步加快了民生领域改革,从医疗卫生改革到完善教育体制,从增加居民收入到扩大社保覆盖面,一系列民生改革举措的出台不仅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奠定基础,而且将极大改善百姓生活。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今年10月中旬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强化了政府责任和投入,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白重恩认为,这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奠定了基础,看病难问题将逐步获得解决。

  教育体制进一步健全。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享受了免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从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今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顺利完成,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继续推动东部地区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扩大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积极推进。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多渠道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长久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农民流转土地吃了颗“定心丸”。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要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这一年,我国实现了农村第二次重大产权改革。7月份公布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5年左右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8月初,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与各试点省(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责任书》,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试点积极推进。截至今年8月,14个试点省(区)已锁定了农村“普九”债务额,平均每省(区)达7.3万笔,涉及债权人13.3万人。

  “让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这种分享,又会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充沛的、不竭的动力。这会是一种良性循环,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希望所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指出。

  行政管理体制和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中国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突破口。在国办转发的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所提出的重点任务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居首位。

  “经过30年改革的积淀,特别是在经济形势比较艰难的时刻,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加宽广的空间,已经成为当前急切的任务。”曹建海表示。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这次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以“大部门体制”为突破口的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帷幕。9月份,国务院46个部门的“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规定都已发布实施。中央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规定的机构和职能调整已经平稳到位,改革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例如,发展改革委缩小了投资审核范围,下放了投资审核权限。国家规划和年度计划规模内的投资项目,除少数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

  “抓宏观、抓长远,减少微观事务,有利于发展改革委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从9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停止征收。这反映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发生了新变化,主要任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进行市场监管,不再直接参与市场建设。

  被喻为新时期改革“试验田”的综合配套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在这类改革中,传统的“优惠政策”不再是最重要的,而“综合配套”更加凸显其重要示范意义。

  今年国家批准湖北武汉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表示,这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作为欠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要避免走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作为粮食主产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重庆和成都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后,一场统筹解决城乡差别的巨大变革开始了破冰之旅。改革突破口选择农民工问题,政府在户籍、土地管理和使用、社会保障、公共财政、农村金融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统筹城乡的制度框架。到2020年,仅重庆市就将有1000万农民工进城变为新市民。

  正在推进的各地综合配套改革中,不仅有浦东、滨海新区等在涉外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等前沿领域的探索,也有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努力。这些都将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全新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09年经济工作时这样明确提出。改革,肩负起了更加迫切的使命。

责编:梁文君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