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王继凯:公务人员别忘记了养“德”

2012-03-15 12:51 来源:光明网

  “我很赞成年轻公务员要在‘德’上面多有考量,因为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孟学农1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人民对党和政府有那么高的期待,每个公职人员都要把这种期待化作一种压力,‘不用扬鞭自奋蹄’,毫不懈怠地增强自己的办事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服从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中新网)

  “先做人,再做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的重要,尤其对于国家的公务人员来说,“德”无疑是第一位的。想想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如果进入国家的公务员队伍,能成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朴?能成为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的公务人员?

  可能性不大!

  “德”对于为人、做官之重要,古人早有精辟论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意思是说,当政者如果实行德治,老百姓就会自动围拢上来。“德”对于为官者的重要,对于国家的影响可见一斑。

  对于国家的公务人员,在为百姓服务,为国家做事,代表着的不仅仅是个人,更多的是展现国家政府的形象。试想一个无“德”或者德薄之人,岂会放过手中的权力,工作的便利条件?当他或她以公家之名义,谋个人之私利,或者忘却公仆之身份,置百姓利益之不顾,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岂不影响政府部门在群众中的地位、公信力,政府的政策又怎能顺利推行?

  “德”如此重要,不仅需要年轻公务员要在“德”上多有考量,就是不再年轻的公务人员也应时刻学习、谨记,不断提高。否则,思想长期放松,德性减弱,恐怕也不好抵挡一些糖衣炮弹的攻击,尤其是当今丰富多彩的社会,更容易让人坠落。

  每个公务员都要在职业操守和道德上有一点思考,这是基本底线,而不是过高的要求。“如果底线没了,还怎么谈得上称职?”孟学农领导的话值得深思,也应引起某些人的重视。

  其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德”的休养都是首位的,也并不矛盾,人做好了,再为官,势必顺应民意,凭借一身正气,公仆精神赢得百姓的尊重。人做得不好,在“德”才并重的当前社会,既使你有能力,相信也很难进入国家公务人员的行列。如果你侥幸进入公务员的队伍,那也请你多注重自己“德”的修养,别让一条鱼腥了一锅汤。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