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扩张遇上大寒流
大裁员,为什么来得如此突然?
2012年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全国GDP增速7.8%。这是GDP增速连续六个季度放缓,也是三年多来首次跌破8%这个最为重要的心理关口。
突如其来的减速,最先放倒了那些冲在最前面的人。裁员严重的美的和三一,都是在过去几年扩张最快的公司。
就在几个月前,有关三一的新闻,还是那么地振奋人心——4月,三一重工一口吞下被称为“大象”的世界混凝土工程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最近,三一又收购了欧洲第三大混凝土搅拌车生产商Intermix。
三一曾经有过感人一幕——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时,三一集团不降薪、不裁员,不接受普通员工的自愿降薪。董事长梁稳根只领1元年薪、董事全体降薪90%、高管降薪50%应对危机。
但危机迅速过去。2008年中国推出四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基础设施、铁路、房地产四处开工。
三一的福音就此到来。这一年,三一集团销售突破200亿,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次年在混凝土机械领域超过德国大象成为世界第一。
但三一用来占领市场的利器,是把双刃剑。两年时间,三一重机将低首付、零首付销售模式推向了全国。英国工程机械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戴维·菲利普斯对《金融时报》称,“对三一等机械制造商来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他们在销售机器时提供慷慨的信贷条款,导致自身积累下大量债务。”
2011年,三一重工营业收入507.76亿元,应收账款高达113.05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97.36%。2012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值增长到了201.23亿元。应收账款首次超过当期销售收入。
当国内经济增长骤然放缓,沉重债务开始让三一一路踉跄。
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应收账款高不会影响企业。如果经济出问题,应收账款就会迅速转换成坏账。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曾如此评价:三一重工的最大问题是过于追求高速发展。
“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流出43亿元,属于季节性因素。在二季度会转好,这是行业规律。”三一重工如此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但他们也承认,针对行业发展放缓的情况,公司也有意识地控制了员工数量的增长。
家电巨头美的集团,面临着与三一重工相似的境地。
过去5年,美的员工人数从原来的7万增长到20万。2010年10月底,美的新总部大楼落成之时,集团董事长何享健宣布“五年再造一个美的”,要将美的营业收入翻番,即由当时的1000亿达到2015年的2000亿。
市场利好时,美的采用“小区域代理+直营模式”把大量利润从代理商那吸收过来。很快创造了销售千亿神话。这一策略亦导致集团销售人员的大量增加。
不料,家电下乡政策取消,加上楼市不景气,市场风云突变。
美的日电集团佛山销售公司整体厨卫销售中心业务员沈林林每天跑各个门店,得到的情况是,“多数门店任务只完成了六七成”。
奥维咨询(AVC)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空调销量同比下降32.1%,列白电三大件同比跌幅之首;冰箱销量同比下降12.4%,洗衣机销量同比下降20.2%。来自中国家电协会的信息显示,2012年以来有不少当初中标家电下乡产品的小企业,已转行甚至直接倒闭。
寒流中的美的,被迫把渠道重新还给代理商,大幅裁员,已是必然。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