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教育的投入不是减少了,而是在不断加大,外界说我们不重视教育,我们感到很冤枉!”胡和平还向记者透露,去年以来,该市新建了一所职业中专和一所公立学校,财政投入达到了1.5亿元。
“我们这么多钱都出了,而全市购买桌椅也就需1000多万元,咋会是舍不得出呢?我们只是一次性解决资金还是很困难,要分步来解决。”胡和平认为,此次事件倒是把全市学生课桌事情的解决提速了。
但也有老师向记者分析,造成麻城学校大量缺少桌椅的原因是“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之后,当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一些乡村学校和教学点面临师资和配套缺乏、校舍破旧、教学设施老化、教育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等诸多问题。
据记者了解,此次事件后,麻城市委、市政府已公开表示,正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承诺在两个月内全部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健康课桌”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之困
记者在麻城采访时,有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学生自带课桌上学的现象并不独存麻城,在黄冈地区其他一些贫困县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课桌少了可以买,老师少了能买过来吗?”
法治周末记者在麻城调查发现,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义务教育陷入的困境不仅仅是缺少桌椅。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在职教师流失严重、私立学校冲击公办学校等系列问题已开始显现,使该市的义务教育实施遭遇诸多困境。
“一些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队伍有点‘青黄不接’。”麻城市一名教师对此深感忧虑。
以顺河镇为例,目前该镇保留的12个教学点,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且条件十分艰苦,留下任教的大部分只有一名老师。而这些老师基本上是临近退休的老师或临时代课的老师。
“麻城市每年平均都有200多名老师退休。在一些农村地区,年老的老师退休了,年轻的老师又不愿意来。把小孩集中到城镇来学习,又会增加农民的负担。”麻城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坦言,农村小孩的义务教育以后该如何进行确实是个难题。
据记者了解,为了增强农村教师队伍力量,湖北省教育厅宣布,从今年开始,该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县城)新录用教师实行“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新机制,今年准备招录1.7万名教师分配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此次新录用教师实行年薪制,在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的,每人每年3.5万元。在其他地区任教的每人每年3万元,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增,资金由省级财政负担,使用事业单位编制。而在湖北,目前3万元年薪的水平高出大多数乡镇公务员的年收入。湖北省教育厅表示,此举旨在激励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
“我工作了20多年,一年工资也就两万多元,而这次招聘进来的新老师年薪就达到了3万多元,足见省里面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顺河镇中心学校副校长高全说。
但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大规模的教师招聘并没有预想中那么火爆,一些偏远农村教师岗位更是无人问津。
“我们申报了400多个教师岗位,但最后只有204个岗位有人报名,另外200多个岗位因为报名人数不足而取消。”麻城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采访中,梅家楼小学有老师向记者反映,基层学校还大量缺乏美术、音乐、体育等专业老师。
“这些课程只能由我们老师兼职教,但教得很不专业。”这位老师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麻城市的教师队伍流失现象也非常普遍。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麻城有近200名老师办理“停薪留职”手续后,在外打工,时间最长的已超过了10年。
“这部分外出务工的教师挤占了教师编制,我们正在进行清理。”胡和平对记者说。
除此之外,目前在麻城林立的私立学校也对当地的公立学校义务教育构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优质的生源和师资力量开始向私立学校聚集,从而给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记者 刘希平)
(文中家长和学生为化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