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室古墓成众矢之的
事实上,上述跨省盗墓团伙并不是第一个瞄准长沙古汉墓的盗墓者。
长沙市岳麓区文物管理所所长肖辉介绍,2011年以来,仅岳麓区辖区内已探明的汉王室古墓就陆续发生了11起盗墓未遂案件。
2011年4月8日,天马山二号汉墓,发现一处深达14米的盗洞。
2011年8月25日,天马山二号汉墓,发现一处被覆盖的隐蔽盗洞,盗洞深达10余米。
2011年11月25日,天马山二号汉墓发现8米深盗洞。
2012年天马山二号汉墓附近陆续发现多处“洛阳铲”取土痕迹。
2012年7月30日,天马山二号汉墓,文管所巡护员发现附近被盗墓分子藏匿的洛阳铲、二齿耙、绳索、矿灯等盗墓工具,并发现一处深约2米的新盗洞。
2012年9月22日,天马山二号汉墓,再次发现藏匿的洛阳铲等盗墓工具,其中包括一台安装了消音设备的发电机。后经肖辉仔细察看,发现一处经过精心掩饰、几乎不留痕迹的10余米深的新盗洞………
“天马山附近的招待所里潜伏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盗墓团伙。”肖辉介绍,天马山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是源自2009年一伙江西盗墓者的案发,这伙人盗墓失败后,长沙天马山汉墓价值极高的传言在全国职业盗墓团伙中疯传。
天马山二号汉墓为何对盗墓者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长沙市文物局副局长唐彬表示,“天马山二号汉墓的考古价值相当高,在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经专家调查确认为汉代长沙王陵。”
“因为盗墓者没有打开墓葬,所以二号汉墓到底葬着哪一代长沙王,或是王室成员,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唐彬补充,对文物古迹而言,埋在地下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文物部门并不打算打开墓葬。
二号汉墓历史价值重大
一份来自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的鉴定意见,佐证了天马山二号汉墓的历史价值。
专家组勘查后给出意见称,天马山古墓群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天马山社区。天马山属岳麓山脉,山体呈南北走向。天马山古墓群属西汉长沙国王室墓地的一部分,现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盗墓葬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标定的二号墓葬。该墓有高大的封土堆,底径约50米,高约10米。2011年,长沙市文物考古所还在该墓北侧发现一处汉代陵园遗址,判断为该墓的附属遗迹。
鉴定专家称,此次新发现的盗洞开口于一座现代坟墓围之下,并以墓碑作为掩护和伪装。盗洞口呈不规则椭圆形,口径约0.7米,盗洞分成4段。所幸的是,盗洞内未现木质棺木及其他文物。
综合上述分析,考古专家认为,天马山二号汉墓属于汉代古墓,其规制等秩符合王室墓葬的条件,应为汉代长沙王某王室成员的墓葬。
由于等级较高,该墓已成为盗墓分子的重点目标。近年来多次遭到盗掘,所幸文物部门及时发现,盗墓均以失败告终。
“马王堆汉墓女尸只是汉代贵族墓,而天马山二号汉墓直接是王室墓,价值可想而知。”肖辉表示,由此可看出二号汉墓的价值之高。
据权威资料显示,长沙周边目前已知王陵有26座,经抢救性发掘的仅3座。其中第三座就是曾被评为“1992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的“渔阳墓”,出土金、玉、铁、玛瑙、漆、竹、木、丝织品及陶器等各类文物总数超过2000件,其中墓道与墓室相接处发现一对木骨泥胎的“偶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偶人”。
剩余23座未发掘的王陵,包括天马山二号汉墓,已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中高票通过专家评审。
现有人员资金难保安全
在知情人士看来,长沙已探明的古汉墓价值与其保护力度远不成正比。因此,天马山二号古墓才会招致全国各地职业盗墓团伙虎视眈眈。
知情人士以天马山所在的岳麓区为例,岳麓区文物管理所自2007年成立以来,文管所人员编制确定为1名,需要负责全区173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资料编辑、安全保护、宣传教育和古墓葬的安全巡护等工作。
2010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完成后,岳麓区新增不可移动文物114处,其中新增9座新发现未发掘的汉长沙王陵墓葬。
这9座王陵墓葬被发现后的几年,墓葬处就不断出现盗洞,使墓葬的安全保护工作成为一项迫切而繁重的任务,现有人员已经难以承担繁重的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和日常文物管理工作。
依据《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个不可移动文物点保护经费为4000元,远远达不到保护好汉王陵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保护二号墓,岳麓区文管部门组建了一个汉王陵安全巡护队伍,由聘请的3名热心于文保工作的男性公民组成,每天至少对辖区内的汉王陵巡查一次。
仅巡护队这一项开支,一年需发放工资共计64800元。鉴于对汉王陵安全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财力紧张的情况,岳麓区文管所多次向长沙市文物局申请拔付汉王陵安全保护工作经费。
若保护不力古墓终将失守
一个让长沙文保人士欣慰的消息是,目前,长沙市对文物古迹实行了四级防守,建立了四级责任体系。
此次盗墓案件破获后,长沙市文物局副局长唐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沙市对文物古迹实行了四级防守,建立了四级责任体系,对一些重点文物实行一天两查,甚至24小时交叉巡查,以保护文物的安全。”
“因为长沙周边存在着众多王陵墓葬,盗墓者对之虎视眈眈。”唐彬分析称,在《刑法》修正案更改了对盗掘古墓的死刑量刑后,盗掘古墓有抬头之势。
专家组还认为,由于此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墓中埋葬的文物年代久远,十分脆弱,历次盗墓虽没有盗出文物,但已经破坏了墓葬原有的保护环境,对墓葬今后的保护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盗墓份子常采用爆破手段掘墓,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势必对墓葬本体和其中的文物产生极大的破坏。”专家组成员集体建议,司法部门应对盗墓团伙予以严惩,以达到遏制猖獗盗墓活动的目的。
“保护力度与古墓价值的不对等,让盗墓团伙有机可乘。”在肖辉看来,相关部门若再不加大对古墓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古墓失守或将是迟早的事。
肖辉认为,要做到汉王墓真正的安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沙市政府,乃至省级部门共同发力。
“一方面,应该加大打击力度,长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重大历史价值的古墓光靠文管部门来保护肯定是不够的,可以借鉴西安等地建立专门的文物公安队伍。”肖辉称,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在保护古汉墓上,既要充分发挥人防作用,还要启用高科技手段。
在人防方面,肖辉认为,古汉墓保护只靠一个编制的文物管理所远远不够,需要政府部门成立常设机构,确保一定的编制人员与充足的资金。
“加强监控,不能光靠人防。”肖辉表示,他建议对古汉墓启用地动监控设备和高清监控探头,这样就可以24小时监控古汉墓周边的任何异动。
(首席记者 蒋格伟 实习记者 余修宇)
相关新闻
更多>>